2016-03-31
收藏
10月 17 日, 做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研训营的成员本人有幸参加了全区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听了两节精彩的数学课。两位老师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打动着我,听了这两节课,让我受益匪浅。
特别喜欢吴凌艳老师的课堂,师生关系非常融洽。课的伊始吴老师采用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习的统计知识和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给学生接下来学习本节课的分段整理数据做好准备。在新知探究方面,吴老师采用学校为鼓号队学生采购服装为例,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身高信息让学生根据预想进行整理,一步步让学生体会按顺序分类整理。吴老师还特别注意学生习惯的养成,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让学生体会的淋淋尽致。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在课上,吴老师对于问题的设计。(如:四(2)班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问题设计了,前去10名在哪一段?第10名在哪一段?如果小华的成绩是第3名,他可能在哪一段?如果小华的成绩是第7名,他可能在哪一段?)等等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深的理解分段整理的好处。
对于王金秀老师,给我的感觉是王老师很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的准备阶段,让学生男女生进行跳绳,然后猜猜男女生的成绩会是什么样的等级,从而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对于以前的知识进行了回顾。王老师还善于利用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探究新的知识。当学生意识到用之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解决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引出合并两张统计图而成为新的统计图,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缺点。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王老师很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认为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是:王老师出示由四幅单式条形统计图而让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对象进行组成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研究对象只要大于1都可以。
总之,这两节课,老师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非常感谢上课的两位老师和王主任老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学习机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图》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方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复习计划2019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评课稿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容积》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2019工作述职(工作总结)
一年级数学考前复习动员老师讲话
2019学年度小学毕业数学复习计划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通分》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数学教案
《长方形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十进制计数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数学教案
期末工作反思 如何有效复习一年级数学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约分》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数学教案
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