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收藏
10月 17 日, 做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研训营的成员本人有幸参加了全区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听了两节精彩的数学课。两位老师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打动着我,听了这两节课,让我受益匪浅。
特别喜欢吴凌艳老师的课堂,师生关系非常融洽。课的伊始吴老师采用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习的统计知识和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给学生接下来学习本节课的分段整理数据做好准备。在新知探究方面,吴老师采用学校为鼓号队学生采购服装为例,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身高信息让学生根据预想进行整理,一步步让学生体会按顺序分类整理。吴老师还特别注意学生习惯的养成,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让学生体会的淋淋尽致。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在课上,吴老师对于问题的设计。(如:四(2)班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问题设计了,前去10名在哪一段?第10名在哪一段?如果小华的成绩是第3名,他可能在哪一段?如果小华的成绩是第7名,他可能在哪一段?)等等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深的理解分段整理的好处。
对于王金秀老师,给我的感觉是王老师很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的准备阶段,让学生男女生进行跳绳,然后猜猜男女生的成绩会是什么样的等级,从而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对于以前的知识进行了回顾。王老师还善于利用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探究新的知识。当学生意识到用之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解决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引出合并两张统计图而成为新的统计图,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缺点。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王老师很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认为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是:王老师出示由四幅单式条形统计图而让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对象进行组成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研究对象只要大于1都可以。
总之,这两节课,老师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非常感谢上课的两位老师和王主任老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学习机会。
2014洛阳市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三数学综合测试题 立体几何章末
高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整理
潍坊市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文科试题2014
高三数学不等式、推理与证明测试
2015高三数学概率训练题
高考数学算法与框图复习课件和检测题
2015高三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2014届高三模拟(一)数学理试题
高三数学重点:概率训练题
2014届高三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5年高三数学四月调研模拟试题(文数)
高三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题2014
金山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4
长春十一中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014
高三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2014
2014-2015学年上海浦东区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
高三数学10月阶段性检测试卷2014
洛阳市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2014
2015年高三文科数学5月考前适应性模拟题
2014高三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期中考试真题(理)
2014长春十一中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试题
高三数学文期中考试试题2014
2014高三数学文科9月第二次阶段考试题
2014衡阳八中秋高三数学上第二次月考检测
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重点 算法与框图复习课件和检测题
2014高三数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江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