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0
收藏
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高度概括发展而来的,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它又是认识世界不可缺乏的工具,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数学主要目的,本人经过多年数学教学认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初中阶段数学的教学内容有许多都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出发,经过一不定期的数学思想、方法处理;形象直观地向学生讲授。如“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简洁法则”的教学,就可从运动的实例中抽象得出,这样有得学生了解法则的实际意义,理解“法则”中的符号确定的合理性,也有得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又比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学生理解它感到困难,且经常出错。讲解时,可结合日常体育测定跳远成绩的实例,加以说明。把起跳线看成一条直线,沙坑里的落点即直线外一点,成绩就是度量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理解概念,而且调动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探索数学建模训练,加强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
数学建模就是找出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解的全过程。开展中学生数学建模训练,是数学教学由抽象到具体,由浅入深的一个教学过程,是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切实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效益途径。
1、立足教材,实出抽象过程
要使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或数学模型,这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教学时应注意加强解的分析过程,通过分析来展示抽象过程,这个抽象过程不能仅仅通过一二个例题来解决,还要做到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下面结合初中几何教材略加说明。
在引里介绍几何图形时,注意实物与几何图形的对照(见图)使学生通过对此初步领会实物与几何图形的区别和联系为后面学习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打下基础。在第一章引入方向解,通过具体例子教给学生把平面内的行程问题抽象成平面图形中求线段长的问题,第二的探究性活动一节,通过对长方体色装盒的各表面图形教学,教给学生长方体与它的展开平面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初二几何第三章讲三角形高的概念时,通过土地面积问题。总之,在教学时,我立足教材通过这些简单的与所学联系紧密的例子,突出抽象过程,使学生积累一些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建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2、加强训练,培养建模能力
用数学的意识要通过训练来强化实现,因此,教学时针除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外,更多地注意到让学生自己做练习题,亲自实践。另外,“数学建模“来源于生活或有关实际和应用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求解领悟数学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加强用数学的意识。
例:小李与A、B、C、D五人参加乒乓球单循环比赛,若已知A已赛过三场,C已过赛二场,D已赛过一场,问小李与谁赛过,赛过几场?
这类实际问题发球代数组合问题,初中生能不能解呢?改变一下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思考方法,化归为数学模型。将两点连线视为一场比赛,五人在平面上的五个点,其中任何三点不共线,依题意画出图形,便可轻松地解决问题:小李与A、B各赛一场,又如在一条河同旁有两个自然村,在河岸处建一水塔使水塔,建中既省材料又省工,问水塔建于何处?这样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模于数学几何图形,既形象具体;又有一不定的趣味性,更能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是贴近生活的,可以用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三、增设数学实习作业,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热情
初中数学教材安排了二次实习作业,一次是中心对称图形作图,另一次是《直角三角形》一章中的测量倾斜角和测量底部可以达到的物体高度,再次是《统计初步》一章中的“了解当地初三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此外,教师也可针对数学内容,同步自行安排实习作业台我在上完《几何》第5章第5节“相似三角形性质后”,安排作业测电线杆高度,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生活寻找数学的“用武之地”,让学生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一年级数学猜猜我是几
一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1
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
一年级数学认数教案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2
一年级数学比长短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2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3
一年级数学9加几2
一年级数学数一数3
一年级数学比较案例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一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及有关0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认物体教案
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基数和序数1
一年级数学上下前后2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2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1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教案
一年级数学数一数4
一年级数学认位置教案
一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2
一年级数学左右1
一年级数学图形拼组
一年级数学6、7的认识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