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0
收藏
经过中考的洗礼而刚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都满怀奋力拼搏的激情和十足的信心,准备把高中的新课程学好。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枯燥、乏味、抽象、晦涩,有些内容(如函数的概念)甚至如同听天书。即便课上听懂了,在课下做作业、做练习时,又常常感到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总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由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开始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滑坡的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还没有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因此,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而言,上好高中数学第一课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上好第一课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比较初高中数学的差异
整体把握高中新课程是此次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指导思想之一。为此,在第一节课上,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回顾初中数学的内容,之后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的知识,通过板书或者利用多媒体将初、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比较初高中数学的差异。以此为基础,教师进一步说明初高中数学内容的区别:初中数学教材较通俗易懂,直观性强,难度相对较低,研究的主要是常量,而且侧重于定量计算;高中数学教材研究较多的则是变量(如以函数为主线的知识内容),抽象性增强,不但注重定量计算,而且还常做定性研究。比较初高中数学的差异,这既有助于学生在庞大的数学知识网络中削枝强干、抓住本质,也有助于学生发现数学课程的内在联系,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二、说明高中数学的特点
第一,高中数学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强的特点。如,初中教材把形如的四个解析式分别定义为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而在高中教材中用集合??对应的语言给出一个严密的函数概念,而且仅用一个符号就代表了包括上述4种函数在内的所有函数。
第二,高中数学具有螺旋上升的特点。如函数的内容散见于必修1、必修4、必修5中,环环相扣。初次接触,学生理解起函数的概念非常困难,但通过此后函数性质、初等函数、三角函数的反复学习,学生会对函数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即课程内容伴随学生的认知能力螺旋上升。因此,学生大可不必为数学学习上一时的困难而过于苦恼。
第三,高中数学具有基础性的特点,一方面它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另一方面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第四,高中数学具有应用性的特点,它以“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运用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建模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来解决。通过说明高中数学的特点,学生对数学学科会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三、介绍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鉴于高中数学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尽量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同时,教师可以从两方面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一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帮助学生摸索适合他(她)自身的学习方法;二是提出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很多老师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把平时的错题记录下来,到考试前只需翻阅错题本就可以了。再如,笔者对学生提出有了问题要“三问”的要求:首先问自己,搞清楚问题在哪里;其次问课本、笔记本,尝试寻找答案;再次问他人,在前“两问”没有获得成功的前提下,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阶梯式的“三问”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高中数学可谓是“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在第一节课上,教师应该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告诉他们新学期、新开端,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只要想学、肯学,每个人都能学好数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不妨给他们打个预防针,虽然自信满满,但是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一定是困难重重;面对困难,是一点一点地失去信心,还是激流勇进、越挫越勇?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起他们征服困难的斗志和坚持不懈的韧性。
俗语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第一节课上,让学生对高中数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必将对今后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名师指点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选择专项训练题2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判断专项综合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训练题二
2016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推荐:狐狸的诡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判断题专项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2016小学生趣味数学小故事:奇数和偶数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测试卷
2016小学数学相遇追及流水行程问题公式归纳
四下数学《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练习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填空题专项综合练习题1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快速口算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判断题专项50练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训练题一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综合练习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复习题--空间与图形
2016年六年级数学单位换算期末练习试题.
2016六年级数学读数规则基础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选择专项能力训练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能力训练
四下数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练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测量活动》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总结能力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选择专项能力练习题一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买文具》教案
2016六年级下数学圆柱体积期末专项训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训练题三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判断专项能力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选择专项训练题1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