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3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ABC和⊿A/B/C/中,AB=A/B/,A/,若证⊿ABC≌⊿A/B/C/还要从下列条件中补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 )
(A)B/ (B)C/ (C)BC=B/C/ (D)AC=A/C/
2.如图,已知:△ABC≌△DEF,AC∥DF,BC∥EF.则不正确的等式是( )
(A)AC=DF (B)AD=BE (C) DF=EF (D)BC=EF
3..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4、如图,△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ADC≌ABE的根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5.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作为判断△ABD≌△BAC的条件是( )
(A)C,BAD=ABC (B)BAD=ABC,ABD=BAC
(C)BD=AC,BAD=ABC (D)AD=BC,BD=AC
6. 如图,E、B、F、C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EB=CF,D,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的是( )
(A)AB=DE (B)DF∥AC (C)ABC (D)AB∥DE
7. 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得到△EDC≌△ABC,所以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EDC≌△ABC的理由是( )
(A) (B) (C) (D)
8.如图,从下列四个条件:①BC=BC, ②AC=AC,③ACA=BCB,④AB=AB中,任取三个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为结论,则最多可以构成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在RtABC中,ACB=90,E是AB上一点,且BE=BC,过E作DEAB交AC于D,如果AC=5cm,则AD+DE=( )
(A)3 cm (B)4 cm (C)5 cm (D)6 cm
10.如图,△ABC中,A=90,AB=AC,BD平分ABC交AC于D,DEBC于点E,且BC=6,则△DEC的周长是( )
(A)6cm (B)4 cm (C)10 cm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 如图,已知AE∥BF, F,要使△ADE≌△BCF,可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
12. 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角平分线,若BC=5㎝,BD=3㎝,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
13.如图,AD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若AD=7cm,DM=5cm,DAM=30,则AN=_ __ cm,NAM=_________。
14.如图,E点为ABC的边AC中点,CN∥AB,过E点作直线交AB与M点,交CN于N点,若MB=6cm,CN=4cm,则AB=____________
15.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共55分)
15.已知△ABC如图所示,请同学们画△DEF,使得△DEF≌△ABC. (注:用直尺与圆规,保留作图痕迹。)(6分)
16.如图,AB=AD,BC=DC,AC与BD交于点E,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不再添加辅助线,不再标注其它字母,不写推理过程,只要求写出四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即可)(8分)
17.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结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E,使EC=CB,连结DE,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写出你的证明.(8分)
18.已知:在梯形ABCD中,AB//CD,E是BC的中点,直线AE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
求证:AB=CF。(10分)
19.如图,AD平分BAC,DEAB于E,DFAC于F,且DB=DC,求证:EB=FC(10分)
20.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过D点的直线GF交AC于F,交AC的平行线BG于G点,DEDF,交AB于点E,连结EG、EF。
⑴求证:BG=CF
⑵求证:EG=EF
⑶请你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3分)
查字典数学网初二数学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总复习
《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评析发言稿
小学数学七巧板练习
《倍数和因数》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二
课堂也需要巡查
小学数学学科课程协同研修方案
2013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水平测试分析报告
小学五年级计算题前测情况分析
浅谈小学数学活动经验
由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引发的思考
小学六年级数学科期中检测试卷分析
分数应用题教学经验点滴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的研究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如何上好圆柱和圆锥课的感悟
2014年小学数学毕业测试成绩分析及教学经验交流
二年级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万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
让学生在“生活化”数学中发展实践能力
《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及评课)
六年级数学科期中检测情况分析及备考工作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实现减负增效
六年级数学段考分析书面材料
小学2014年数学节活动方案
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画图专项期末复习要点
《口算除法》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思考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点滴思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