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2
收藏
数学的学习,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都没有捷径可走,任何一个数学学得好的,都在数学上下过苦功。
作为从教30多年的老兵,有初中地教学经历,又有高中地教学实践,面对孜孜以求、祈待提高数学效果的同学,给出一点建议:
1.注重课前预习。预习分粗读和精读,粗读就是将要学的浏览一遍,知道大概,这样老师讲课时你就心中有数,可以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节拍;精读就是自己通过看书能够解决绝大部分书后的例题、练习、习题,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听精读时没弄懂的地方和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认真听课。听课是获取知识和方法地重要途径、渠道,听课时,要特别关注老师解题前对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分析,并要适时地笔记、整理,还要注意老师解题过程中对一些式子的变形或处理技巧,最后还要注意老师解题后的概括、总结、变式、引申等。
3.课后巩固。知道了、听懂了都未必代表会了,会了也不能说明就可以保证解决相关问题;怎么办?一定量的练习是必须的!理解力强的学生,练习的量可能小些,反之就大些,不一而足,因人而异,但无论何人,练是必不可少的。
技巧从哪里来,是从老师课堂讲解中来,是从同学交流中来,是从自己解题的实践中来!
说了这些,但愿对你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益。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统一长度单位》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2.减法 第1课时》课后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7 整理和复习》教后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加法 第3课时》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2.减法 第2课时》课后感受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1.排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课程概述与课时安排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复习》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加法 第1课时》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5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后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加法 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1 认识时、分》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2.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量一量,比一比》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2.组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5 练习一》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6.6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三》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4.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2.减法 第3课时》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2.减法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5.练习一》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2.减法 第2课时》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2.减法 第5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4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后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3.解决问题》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2.减法 第4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4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