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
收藏
情景引入→探究新知→知识应用→知识拓展→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探寻点的坐标变化与点平移规律
(一)情境引入
本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在实际问题中引出本节课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借助游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丹凤地图的实际情境探索点的平移与坐标变化的规律.
2、如图,已知A(–2,–3),根据下列条件,在相应的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平移后的点,写出它们的坐标,并观察平移前后点的坐标变化.
(1)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
(2)将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
(3)将点A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3;
(4)将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4;
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明确:将哪个点沿着什么方向,平移几个单位后,得到的是哪个点.
3、在此基础上可以归纳出:点的左右平移点的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
点的上下平移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化
4、点的平移的应用.(见课件)
5、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1)点A(–4,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2)点A(–4,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3)点A(–4,2)先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4)点A(–4,2)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6、逆向思维:由点的变化探索点的方向和距离
(1)如果A,B的坐标分别为A(-4,5),B(-4,2),将点A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将点B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2)如果P、Q的坐标分别为P(-3,-5),Q(2,-5),将点P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将点Q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
(3)点A′(6,3)是由点A(-2,3)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点B(4,3)向______________得到B′(4,5)
7、应用平移解决简单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1,3),要使它平移到点(-2,-2),应怎样平移?说出平移的路线.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乘方测试题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计算题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检测题
关于有理数的七上数学寒假作业辅导
初中七上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初一上册寒假作业数学试题
高中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练习
初一上册寒假作业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相反数练习
2013最新精编数学寒假作业数轴练习
初一上册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新编初一上册寒假作业测试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同步试题
初中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代数式测试
人教版初一上册寒假作业测试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含答案)
2014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分析
初一上册寒假作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2014年上册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高中2014年高一第二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练习
2014年高中第四册化学期末考试卷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代数式综合测试卷(带答案)
高中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七上数学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高中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练习
中学生数学寒假作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七上数学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初一上册寒假作业:正数和负数题含答案
新编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有理数的除法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