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
收藏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体现了直角坐标系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课我们研究直角坐标系的另一个应用——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点的变化规律
首先我们研究点的平移规律.
(1)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点A的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
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横坐标增加了5个单位长度,纵坐标不变;将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纵坐标增加了4个单位长度,横坐标不变.
(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点A的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将点A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横坐标减少了4个单位长度,纵坐标不变;将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纵坐标减少了4个单位长度,横坐标不变.
从点A的平移变化中,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坐标不变吗?在什么情况下,坐标增加或减少吗?
将点向左右平移纵坐标不变,向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将点向右或向上平移几个单位长度,横坐标或纵坐标就增加几个单位长度;向左或向下平移几个单位长度,横坐标或纵坐标就减少几个单位长度.
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
三、图形上点的变化与图形平移的规律
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就是对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平移,因而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例:如图(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解:如图(2),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类似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思考:
(1)如果将这个问题中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都减去5”相应的变为“横坐标都加3”“纵坐标都加2”,分别能得出什么结论?画出得到的图形.
(2)如果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同时纵坐标都减去5,能得到什么结论?画出得到的图形.
归纳上面的作图与分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得到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得到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
2016年中考数学最后一个月的复习计划
2015-2016学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2015-201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学困生帮扶计划
2015-2016学年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6年中考数学第三轮的复习计划
2016年小学升中数学复习计划
2016学年上学期数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高三数学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数学组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2016年中考数学的复习计划
2015-2016学年六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2015-2016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2015-2016学年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小学数学学科工作计划
2013年秋学期初中数学组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初中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3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3年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6年中考数学三轮复习计划
2015-201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老师2015年秋季教学计划范文
2015-2016学年北师大版第五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