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4
收藏
所谓学困生,就是在学习上、纪律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为此,我们要深入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共性和特点,想方设法采取措施促其由学困生转化为优秀生。
一、学困生的一般表现
1.对学数学不感兴趣。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方面产生了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这正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的进步。
2.贪玩好动,自制力差。一般来说,学困生比较贪玩、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自己作业没有完成,见别人玩就和别人一起玩了,今天的没学会,明天又学了新的知识。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于是,没学会的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就成了数学学困生。
3.无自觉性,自学能力差。找不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根据教材中的叙述正确回答问题,分不清楚掌握了哪些,不能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读书被动,阅读速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自觉性差。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4.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应付差事,遇到困难不想办法解决,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或死搬硬套,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二、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1.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转变学困生学习态度的前提条件。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所学知识的数学模型,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注重对学困生进行情感教育。尽管是学困生,他们的情感都比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护,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了教师,就会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地进行学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仅是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要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可对学困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3.注重学困生的习惯培养。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是解决学困生学习问题的关键。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他们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遇到问题不愿动脑筋,直接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引导他们分析问题,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解答问题。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4.注重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逐步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布置的作业,要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5.对学困生要厚爱一层。对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有的是因为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导致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只好抄袭,本节课内容没有掌握,以后的内容听不懂,从而造成抄袭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只要教师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学困生也可以一步步转化为优秀的学生。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写法》教学设计
《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直线、射线和角
人教版数学《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量角的练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练习
《亿以上的数的读法》教案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设计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比较数的大小(2课时)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的练习
《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教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教案
《亿以上的数的写法》教案
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大数的改写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写法的练习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多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练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写法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