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学困生的转化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浅议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浅议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浅议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2016-03-14 收藏

所谓学困生,就是在学习上、纪律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为此,我们要深入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共性和特点,想方设法采取措施促其由学困生转化为优秀生。

一、学困生的一般表现

1.对学数学不感兴趣。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方面产生了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这正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的进步。

2.贪玩好动,自制力差。一般来说,学困生比较贪玩、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自己作业没有完成,见别人玩就和别人一起玩了,今天的没学会,明天又学了新的知识。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于是,没学会的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就成了数学学困生。

3.无自觉性,自学能力差。找不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根据教材中的叙述正确回答问题,分不清楚掌握了哪些,不能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读书被动,阅读速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自觉性差。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4.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应付差事,遇到困难不想办法解决,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或死搬硬套,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二、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1.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转变学困生学习态度的前提条件。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所学知识的数学模型,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注重对学困生进行情感教育。尽管是学困生,他们的情感都比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护,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了教师,就会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地进行学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仅是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要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可对学困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3.注重学困生的习惯培养。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是解决学困生学习问题的关键。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他们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遇到问题不愿动脑筋,直接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引导他们分析问题,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解答问题。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4.注重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逐步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布置的作业,要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5.对学困生要厚爱一层。对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有的是因为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导致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只好抄袭,本节课内容没有掌握,以后的内容听不懂,从而造成抄袭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只要教师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学困生也可以一步步转化为优秀的学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