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6篇)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学研究(6篇)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研究(6篇)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6篇)

2016-03-10 收藏

第一篇:问题导向式教学小学数学教育地位研究

【摘要】

问题发现是创新的基础。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来说问题是推动这一自然科学进步的源动力,问题导向式则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对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和运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问题导向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地位

前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教育的教学目的正发生着转变。我国小学教育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各学科的教学方法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来说,问题探究式教学是当前数学教学中较为前卫且较为有效教学方法之一。

一、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合理的利用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可以极大的提升教学质量。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接受外来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同时小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与其他年龄段的人不同,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在进行学习时候多是通过较为形象的方式。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过早的将数学模块化,很可能造成课堂的效率的降低。我国小学的数学教学改革还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向式教学仅仅是在理论上可行。其实践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学校在问题导向教学方面并没有实践基础,导致教学改革的难度较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想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就需要充足的相关理论指导来组织教学实践,从而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我国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考察目标的教学,这种的教学方式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自身的发展。小学生性格好动,对新鲜事物都感到好奇,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自制力并不强。想要保持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想办法改变数学上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结合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数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爱玩爱动的心理特点,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氛围,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逐步引导小学生喜欢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对于小学生数学教学来说是十分适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通过问题的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入到教学中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自的解决问题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问题导向式教学就是通过问题的导入帮助学生学习。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通过这样的导入式教学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课堂的效率最大化并且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1.问题导向教学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点。

小学的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对数学中问题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同时在对数学知识的利用上,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利用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当注意学生的思维动向,寻找合适的契机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引导每个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掌握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每个学生对问题的观察角度不同,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就不同。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与他人的交流不断的完善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升自身的素质。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的三角形有哪些?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不同的,通过学生所举的生活中三角形的例子教师可以轻易的引出三角形的相关性质进行教学。

2.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问题的引入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数学课堂中的问题不仅仅来源于教师,还应当来源于学生本身。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思考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极大的丰富课堂的内容,拓宽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生活设计一些应用题目,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并让学生自主的设计这样的有题目,通过与其他人交流的方式不断的完善自身对问题的看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题目找到教学的灵感从而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数学作为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应当是让学生有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四、结语

小学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小学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未来数学学习方向的确立至关重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创造能力为主,问题导向式教学是实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学工作者应当就此方面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陈其玲.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04).

[2]王林.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06).

第二篇: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实践

摘要:

教师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实践研究;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还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年龄,有丰富的形象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选择合适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借助教具、多媒体等辅助教学,使教学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方式导入课程。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对数学产生兴趣。如在进行时和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钟表的形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向学生解释时钟的用处和组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千米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大场地实地测量,体会千米的长度,并掌握单位的换算,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学会应用自身掌握的知识探究新的知识,得出结果,学会迁移。如,在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问题时,学生通过联系之前学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明白了解决这一类型题目的方法,形成了完善的思路。同时,教师应注意将传统单方面讲解的模式转化为先学后教的模式,让学生能主动学习。如,在进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一农户想在7000平方米的地里种上黄瓜和青菜,种植的面积比是3:4,请问黄瓜和青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和进行分数转化两种方法解题,让学生掌握两种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课堂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让学生形成探究的动力。此外,学生应根据教学内容明白学习目标,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应用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安排教学内容,控制课堂活动的过程,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顺利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实验等,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观看有引导作用的视频等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动脑思考。同时教师应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给予适当的暗示和建议,让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学习。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是否一直围绕着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探究理解教学知识,并延伸知识体系。有的小组在讨论时如果出现了偏离教学内容的情况,教师应进行及时引导和纠正,让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探究。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探究过程数据及关键信息的记录,并在学生发表意见时,给予肯定,重视学生的思考成果,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鼓励下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并对探究数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的见解不正确,也不要立即否定学生,应巧妙地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让学生能够再次将重心放在教学内容上。

四、提供充足的自学空间

教师在应用自主学习过程中,应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学空间,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探索。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应做好课堂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设计内容合理的探究方案,同时,应注意把握其中的思维跨度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注意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设计,让学生能实现教学目标,拥有充足的空间思考和探究,建立高效、有趣的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学会应用身边的资源,如教材、网络、辅导书等,为学习探究提供帮助。让学生学会发现和创造,提高学习能力。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与长方形的长宽相同的小棒,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巩固之前所学的周长概念。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四个小棒的长度加在一起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其计算公式的表达,学生经过探究和讨论会发现会得出三种方法:一是四个边相加,二是长2+宽2,三是(长+宽)2。然后可以让学生分析哪种最简便,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计算公式有更深刻的理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总结

总之,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瑞香.自主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

[2]李鹏程.略论自主学习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0,(7).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情景教学有效应用浅析

1.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目前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重点重视这些标准,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才可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使用各种有效手段的基础上完成充分美感以及丰富智慧学习情景的创造设计,从根本上将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以及其内心的好奇心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同时亲身感受到教学活动的有效,促使学生亲身感受问题、发现问题,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探索以及将问题有效的解决掉.促使学生情景想象能力有效的激发出来,同时促使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并且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景教学方法的使用

2.1课堂活动的创造以及设计,促使良好课堂教学情境营造出来

数学该学科实践性非常的强,也就是说,实践活动是数学的主要来源,数学对实际实践活动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指导意义.所以,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对学生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以及动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不仅如此还要对学生转化抽象知识为形象知识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非常的抽象,不仅如此,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本前提条件.作为一个数学教师,需要在数学知识传授的同时需要重点关注学习方法的传授.例如:在圆锥教学过程中,想要促使学生对于圆锥的认识实现进一步深入,就需要促使学生使用铅笔刀将筷子削成圆锥形,可以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亲身观察到圆锥跟圆柱两者之间的转变,掌握学习的机会,与此同时,在上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不仅如此,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使用,促使教师个性的特点实现最优的结合,这一个技巧就是指教学艺术.想要构造教学艺术氛围,第一步需要创设教学语言艺术氛围.但是分析教学语言,人们一般强调的是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忽视其艺术性的重要性、实质上,教学语言本身的科学性明显区别于艺术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一般来说,在数学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一般都是表情呆板,整个气氛非常的沉闷.对原因分析得到,就是教师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难以有效的点燃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所以,就需要使用幽默正确的语言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在进行课堂实践活动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促使学生内心求知欲望以及其好奇心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并且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时刻保持热情,积极的参与到整堂课学习中去.

2.2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基础上完成形象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信息技术得到了进一步飞速的发展,就目前来说,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契机,也就是说可以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成形象的、生动的实际案例,促使学生亲身体验关于数学的实际活动.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将声音、画面跟数学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枯燥的心理,进而导致其不想学习,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学生由于枯燥的数学知识而出现讨厌学习的心态,进而难以取得有效的数学学习成绩,不仅如此,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理解以及掌握程度进一步加深,进而促使学生可以将在教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在实际生活以及实际工作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过程中,坚持不要滥用的原则,防止多媒体完全取代教师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跟教师两者之间存在的交流,进而导致师生关系受到直接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水平.所以需要禁止滥用多媒体技术,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忽视,由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实质上指的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掌握的好的话那么就代表教学质量良好,不是看一个课堂教学就有多明显的生动形象.例如:《圆的面积》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效的划分一个圆,将其等分成很多个小份,接下来将它们组成类似长方形的形状,之前已经学习过计算长方形面积,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将圆的实际面积准确的计算出来,不仅如此还可以顺利的推广出面积计算公式.在上述的整个环节中,有利于学生均可以亲自的感受到实际变化情况,同时促使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下,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不仅如此,既趋近真实,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

2.3根据实际需要,构建教学语言的艺术情境

教师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教学情境促使教师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创设教学的艺术情境,创设教学语言的艺术情境.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指教学语言的客观准确性.一部分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的重要作用,充分的掌握学生的思维的兴奋点,但是普通教学没有办法将这个兴奋点点燃.但是使用情景教学的话就可以通俗流畅的,形象生动的,诙谐幽默的,妙趣横生的教授学生,促使可以听得津津有味,这就说明,在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促使学生受到感化以及熏陶,将学生无限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

3.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情境教学也创设生动有趣教学情景,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价值,但教师需要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不仅如此还要进一步清楚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最重要的主角.就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灵活的运用,促使学生不断构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才可以促使数学教学过程顺利的完成,且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有利于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微信平台应用

引入全新的科技手段和相关平台对教学进行辅助是技术上的革新,也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可见,利用社交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具有可行性,并且在教师和学生中深受好评。微信平台在教学活动中的辅助应用,存在较大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已建立了家长微信群,以此来辅助数学教学活动。

一、微信在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在将物质生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之后,又带来了精神文化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成了一批社交软件的开发。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生活的圈子越来越广,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信息的获取也越来越便捷。微信的诞生将人们的社交关系定位在了更为广阔的领域,而其各项功能的应用无疑为人们的交际带来了更为便捷的改变。微信平台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改变,更凭借自身优势在人们的学习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手机社交软件,用户通过文字、语言、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进行沟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微信最为广大用户津津乐道的功能之一就是朋友圈分享和微信群建立这两部分。通过这两种功能,能够将不同的个体纳入同一个圈子中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社交的同步化。微信这一全新的沟通形式是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因其方便性和高效性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微信已逐渐跳脱出简单的社交领域,而被应用在辅助课堂教学工作中。目前,我国小学生高年级数学的教学中,采用了建立家长微信群的方式,并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家长微信群可行性分析

智能型手机的普及为微信辅助教学提供了前提。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激增,我国已然进入互联网的全民时代。手机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必备生活用品,而不论男女老少,微信的使用率也几乎达到了97%。这就为建立家长微信群提供了必要前提。简单的操作是建立家长微信群的基础。目前我国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多为70后人群,对于智能手机的应用并不是十分擅长,但是微信软件注册方便,操作简单,不存在高技术含量,因此很容易得到推广。交流的及时性是建立家长微信群的重要原因。由于现代人巨大的生活压力,忙碌的生活节奏导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而家长微信群的建立恰恰为此提供了平台。家长和教师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这即是建立家长微信群的意义所在。

三、家长微信群的应用

消息的推送 在家长微信群中,教师可以将各类消息直接推送给家长。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尚没有达到可以完全自主学习的程度,同时存在一定的思想弊端,有一些学生有撒谎倾向。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及时进行信息共享,学生的课后作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对家长的监督要求,都可以在微信群中进行推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多种新式教学手段和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微信家长群中,教师可以将相关活动内容及时的告知家长,并对家长直接提出要求,这从某种意义上提高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参与度。教师也可以将学校的相关教学政策对家长进行公布,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透明度,提高了家长的信任度,加强校方与家长的紧密联系。教师与家长间及时交流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都看在教师的眼里,却无法及时被家长所知晓。一般只能通过家长会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告知,家长难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鉴于小学高年级生所处的特殊阶段,其成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而教师仅仅能够保证其在校期间的发展,家长需要在家对其行为和学习状态上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监督。通过家长微信群,教师可以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各类情况,提醒家长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同时家长可以向教师反馈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双方及时交流,及时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以达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教学方式的透明化 家长通过微信群的建立,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教师的教学动态,更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于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个人的看法,并且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这种透明化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家长了解教育,提高对教学的信任度。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总结

高科技手段的辅助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微信家长群的建立,不仅存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更在其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繁,无疑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婷婷,邵阳,赵强.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6):620-623.

[2]徐小雅.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3):92-93.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法运用

【摘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深入我们应如何实现面向全体及因材施教二者的有机统一,这两方面是我国现今小学教学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研究分层教学法来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小学数学;运用

在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深入中,分层教学方式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正受到全国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小学数学课堂更加关注的是对于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以及教学的实效性,为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受益,我们不断地对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改变分层次教学一刀切的教学瓶颈.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吧!

一、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分层教学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是指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针对学生自身个性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对学生分层及教学内容分层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实行不同目标、不同难度、不同容量的不同要求,让每名学生以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得到各方面和谐的综合发展.班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易形成以教师讲解为中心,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以及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不易兼顾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会造成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到处可见.针对这一类问题,我们推行了分层教学的新方法,在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层次是多变的、动态的,并非是贴标签式一成不变的,教学过程会给学生创造多种尝试、发现、选择、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会不断激励和鼓励学生进一步向目标跃进.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一)分离分层

在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前,为确保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要对全班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优异具体了解,还要对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自主探究和性格差异等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综合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进行分层教学.

(二)确定目标

在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把学生分层分类为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和目标,依据各类别学生的特点制定难易度不同层次的目标.

(三)分层提问

在提问前,教师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逐步从易到难过渡,都能积极的回答提出的问题.

(四)分层练习

练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其的查漏补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练习也注意分层,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充分考虑和分析,针对性的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并注意在难度和题量上加以区分,形成阶梯状分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进行不同的练习.

三、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分层教学的实践是从学生个体分析,作业辅导,学习目标,评价等几个方面来展开的.

1.了解学生

对于分层教学工作的基础实施,了解学生是其教学的前提,从新课程的改革以来,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就开始加深,教师会私下走访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生活,思想背景的情况后,再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知识背景,在这样一种基础下,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其进行分组,让他们可以取长补短,综合发展.

2.作业分层布置

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作业,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学习目标

按照因材施教理论,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教学目标,这是他们学习的一个关键,可以了解学生们各自所处的阶段,并及时的给他们补充新的知识,让他们吸收和理解.

4.分层辅导

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利用教师给其辅导的机会,及时向教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若是都对前面学的知识没有理解,那么接下来的学习就会很吃力.对于后进生而言,教师应加强新旧知识的连贯,帮助他们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中等生要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优生则要强化他们对掌握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对后学知识的联系.

5.分层评价

找到学生身上适当的出发点,对学生合理而科学的评价,可以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帮助、理解和支持,并不是埋怨、责骂甚至侮辱,评价学生或许只是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动作,不同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也有着不同的效果,会形成一种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实施分层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在时间和精力及课前教学准备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后进生的学习情绪时常反复,只有不断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作好思想方面的工作,才能持续下去;第三,师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以及他们能否学好这门功课非常重要;第四,要坚持作好课后的分层辅导及配套练习等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参考文献】

[1]韦小光.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3,(10).

[2]米玛卓玛.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9).

[3]范玉梅.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9).

[4]林亚恋.分层教学法在新课改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3,(16).

第六篇: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浅析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小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方法,更要注重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数学活动课作为常规授课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吸收,有利于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积极数学情感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创新方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课经验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活动课;数学经验;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常规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相当一部分教师仅仅将数学活动作为学生课后自主探究的内容,只进行任务的布置,缺乏对该内容的有效引导和深入挖掘。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数学活动课,笔者有如下几点认识:

一、课堂实践活动是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

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见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立足于课堂,创设具体的实物情境,给予学生最直观的认识。以低年级数学中数的认识这一知识内容为例,学生对数的概念相对模糊,教师可以通过教具进行辅助教学。例如,给出5根小棒,让学生进行课堂数数的演示;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可以通过分水果的课堂演示,将一定数量的水果分给不同数量的学生,让学生对1/2、1/3、1/4等简单分数有直观的认识;在认识物体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将其作为自制学具让学生进行简单描绘、分类,说出物体的几何特征,如大小、形状等。这种课堂实践活动避免了传统课堂中教学完全拘束于教材的弊端,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感官进行数学学习,从而建立起初步的数学概念,为后续的高年级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校园实践活动是学生知识运用的舞台

课堂上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场地与素材的限制,校园是学生活动、游戏的主要场所,只要善于发现,校园里的所有物体都是现成的教学资源;只要善于利用,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以理解步长这一数学实践活动为例,我组织学生来到学校操场,给学生测量的尺子,让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测量。有的小组测量5步的距离,以此计算步长;有的小组测量10步的距离,再计算步长,再进行数据汇总与分析,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校园中适合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内容还有很多,如排队伍、植树问题等,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利用,给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活动平台,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校外实践活动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诚然,生活是教育的源头,离开了生活的土壤,教育就成为了无本之木。生活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将小学数学活动课延伸到生活中去,则有效地架设了生活与知识的桥梁,对学生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社会,在具体、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例如,在六年级利率这一知识内容的数学活动课部分,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课外实践活动:请调查即日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银行的半年期、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整存整取定期利率,思考如果存入1万元本金,哪种存款方式获得的利息金额最高。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本金、利率、利息等概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银行金融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了初步的理财意识。这种数学实践活动很好地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将知识性与教育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四、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数学教师应正确地认识到该部分内容在整个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科学合理地进行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热爱数学,从而实现知、行、意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绍明.浅谈小学数学活动课的趣味性[J].新校园(中旬刊),2015(02).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