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5
收藏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的连加计算,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安排的。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发展,为一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连加法的数量关系学生早就熟悉,理解也比较容易,本节所呈现的:捐书情景的数量关系也很简单,只是每个数据都比较大,能正确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掌握计算的方法,特别是计算过程中出现连续进位的情况,提醒学生多加注意,养成认真计算,及时验算的良好习惯,并要求学生在计算之前先估一估结果的大致范围.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
本节课创设了为灾区孩子捐书的情境,通过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估算,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猜想,探究,交流。比较每种算法的特点,突出竖式计算的优点,让学生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基础和经验,在探索连加算法时,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把新知纳入到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中,更有效的掌握新知识。
四、说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
创设为灾区孩子捐书的情境导入新课
(2)探究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通过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想一想、做一做。
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正确渠道之一,教师启发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3、算一算,汇报交流。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肯定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计算方法上体现出的自主选择。
4、总结算法,及注意事项
及时引导学生对新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把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3)当堂检测
学以致用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必不可少。通过当堂检测来了解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
(4)课堂总结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五、说板书
本节课的板书简洁,合理,突出了本节的重点。
2016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考点之图形转换
2015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国标苏教版)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之数与代数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重点复习之重量单位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与倍数》测试题C卷
小学五年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提高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算法分类练习题
2016年中考数学备考试题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长度单位
人教版五上数学《小数乘法》第1课时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提升练习题
人教版五上数学《小数乘法》第2课时教案
下学期初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6小学数学期末知识点之小数
2016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试卷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之小数除法
2016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6六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之整数
小升初数学精选综合能力提升模拟测试卷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自测题3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后训练题
2016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学业水平调研试卷(附答案)
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之多位数乘一位数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计算自测练习题
人教版五上数学《小数乘法》第3课时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自测题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