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5
收藏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2、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知识迁移。
教学准备:
课件、小奖品、算式卡片。
学具:
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教师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有谁知道希望工程是什么吗?是呀,在我们国家里还有许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因为买不起书,交不起学费而失学。
(课件出示)
2、引出课题
师:那你们觉得可以为希望工程的失学儿童做些什么呢?
师:你们都很有爱心,教师很高兴,其实在我们身边常有为希望工程捐书的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捐书活动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吧!
二、联系生活
(出示课件)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表。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这里就是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建设小学的捐书情况:
(1)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2)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3)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23(本)
2、想一想,估一估。
(1)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118+104+95=
(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
(3)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议一议。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4、做一做,比一比。
(1)后来,民族小学也发起了捐书活动,这是他们的捐书情况,估计一下,他们捐了多少本?
(2)汇报算式,结果。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呢?
2010届中考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复习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6
2010届中考数学位似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动态型问题专题训练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8
2010届中考数学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5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4
2010届中考数学数的开方及二次根式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专题训练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3
2010届中考数学几何初步及平行线、相交线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分类讨论题专题训练
2010届中考数学投影和视图复习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22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1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21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7
2010年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9
2010届中考数学函数型问题专题训练
2010届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函数的综合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开放探究题专题训练
2010届中考数学等腰三角形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分式方程及其应用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方程与不等式问题专题训练
2010届中考数学概率复习
2010届中考数学矩形、菱形、正方形复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