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6
收藏
一、命题的基本情况(题量、难度、区分度、科学性及创新性等)
命题以新教材为依据,以新课标为准绳。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检测学生“数学思考”及“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命题基本覆盖了本册教材内容,题型灵活多样,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如填空的第1题)、开放性(如填空的第7题)、实践性(第五题),突出了学科特点。编排上注重图文结合,从难度值分析,全卷按照易中难6:3:1比例进行分配,难易适中。
二、命题的主要特点或优点(举例说明、分析)
1.命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了灵活性(如填空的第1、5、7题),能够考出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命题的主要不足或问题(举例说明、分析)
应多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第六题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项测试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四、典型情况分析(举例说明、分析)
一、直接写得数。 | 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 | |
二、用竖式计算。 | 考查学生列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能力。 | |
三、填空。 | 考查学生对本学期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乘除法意义掌握情况和对所学乘除知识的运用能力等。 | |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面画“√”。 | 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比较能力,并能准确的进行选择。 | |
五、按要求画图。 | 考查学生感知基本图形的特点,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画图的能力。 | |
六、解决实际问题 | 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在具体的情景中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三)课件新人教版下
10.1统计调查(一)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6.1.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10.2直方图(一)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7.3.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课件和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讲解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有序数对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作者:龚华海
抽样调查(3)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不等式及其解集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作者:顾群芳
不等式的性质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作者:唐得成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探究(1)课件
多边形的复习课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8.1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作者:邱海燕)
10.1统计调查(2)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统计调查(第一课时)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9.1.2不等式的性质(一)课件新人教版七下作者:邹泽权
10.1统计调查(三)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三)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9.1.2不等式的性质(一)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作者:张龙
8.2.2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
三角形的外角课件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多边形的内角和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作者:卓克霞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课件新人教版七下作者:邹泽权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3)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