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2
收藏
实践出真知,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的好。对于学生的学习,我觉得也是这样。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在图形的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注重操作,注重实践,可以让教学达到最高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感悟特深刻。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后,学生在实际运用公式时容易出错误的地方还是和往届一样,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三分之一,在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遗漏。
怎样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且时时记住那个容易被人遗忘的三分之一呢?我这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提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走出课堂,深入实践,到操场上去装沙子,到水池边去装水,看几个圆锥的体积才能把圆柱装满。在我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没有牵着学生走,只是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猜想圆锥体积方法的情境,让学生在猜测中找到验证的方法,并且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推导公式时,我没有代替学生的操作,始终只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运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探索。另外,为了突出等底、等高这个条件的重要性,我巧置陷阱,我还特意安排了一组等底不等高,一组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结果学生的实验结论和其他组的不一致,这时候就出现了争论,这时,我时机引导学生与上次演示比较,1比3的关系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学生恍然大悟,明白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圆锥体体积才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相信今天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动手体验,对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印象深刻,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牢牢记住!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直与平行》同步练习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苹果》说课稿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走进军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说课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企鹅》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走进军营》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中国的世界遗产》同步练习
青岛版(五年制)五上《中国的世界遗产》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同步测试题
经典小学数学智力题及答案
高中必修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算法案例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评课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课后练习
精选数学智商烧脑游戏究竟几条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综合练习
高中必修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算法的含义
高中必修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流程图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苹果》说课稿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评课稿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走进军营》单元测试
高中必修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基本算法语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智力题精选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课后练习
人教B版必修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基本算法语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