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2
收藏
圆柱圆锥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非常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结合我校开展的提纲导学、自主探究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做了积极的尝试,效果非常不错。
首先,在新授课之前,我在去年去老师设计的道学提纲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了自己的导学提纲:
1、找一个圆柱形的物体,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尽可能取整数,最多保留一位小数)
2、你能动手用彩色纸给这个圆柱形的物品穿上漂亮的外衣吗?动手试一试穿衣之前先思考:圆柱形物品有哪几个面?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
3、把圆柱体的漂亮外衣脱下来,展开铺在桌面上观察:圆柱的外衣包含哪几部分?都是什么形状的?
4、你能算出用了多少彩色纸吗?注意观察:计算每部分的面积所需要的数据,就是圆柱的什么?
5、将你的计算过程试着写在反面。
把这个提纲发给学生,作为晚上的作业。因为学生有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提纲导学探究经历和体验,对这次的探究比较有兴趣,加之家长的大力支持,全班同学都很认真很用心的进行了探究实践,不及给圆柱体穿的外衣漂亮、精致,而且认真按提纲的要求进行了观察、思考。
课堂上,学生饶有兴趣的互相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操作中的乐事。在此基础上,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给圆柱穿上外衣需要一块长方形的彩纸和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形,长方形那个彩纸的长等于圆柱地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而两个圆形就是圆柱的底面。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很自然很直观地得到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老师在这其中只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的轻松愉快而且扎实。
不足的是,课后练习时,学生计算时由于数字不好算,常有为难思想,计算失误较多。还有的学生,列式时容易丢三落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后会注意以下问题:
1、提纲导学法是很不错的方法,以后会根据课题继续尝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作业学生比较喜欢,并且各种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能够按提纲步骤探究,避免了上课探究时小组活动中部分孩子的观众、听众角色,每个人都要自己亲手去做,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家长参与了孩子的活动过程,关注了孩子的发展过程,有助于了解孩子的情况;
2、探究不能只重过程忽视结果
在学生探究得到结果后,更要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要注意不能让学生重过程轻结果,更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时,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要列综合算式,以免把本来会做的题弄错,提高正确率。
201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2015年秋季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题(新人教版2015)
2015年秋期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西师版)
2015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上册)
2015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2015-2016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试卷
2015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2015年)
2015年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苏教版)
2015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期末综合试卷(小学)
2015年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期末测试卷
2015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2016年)
2015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验卷青岛版
2015-2016学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第一学期)
2015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人教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卷(2015-2016学年)
2015年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测验题(2015-2016学年)
2015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2015年小学3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2015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6.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2015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期中练习
2015-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青岛版)
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2015-201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