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1
收藏
本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比较好地遵循了新课程理念下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基本结构模型的框架,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学习过程,达到体验学习过程的新境界。主要有以下三大亮点:
1、关注了内容呈现上的情景化
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素材,创设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启发学生灵活思考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本课中,教师创造性处理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与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有一定思考性,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老师巧妙穿插了贴近生活实际的奥运会的有关信息,使数学课堂鲜活了起来,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用的。从奥运五环旗导入,引出相同类量的比,然后播放刘翔夺金的录象引出所需学习材料过渡到不同类量的比。整个比的意义的探索,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安排,让学生在情境中学数学,学生一直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同时,在学习中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2、重视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充满着探索与挑战性的活动。新课程告诉我们,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课的知识重点是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的方法,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如果单纯由教师来讲解概念性的知识,学生定会感觉枯燥乏味。徐老师采用了分段教学法,教学比的意义时创设了与学生生活情景,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比的意义概念。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内化下面几个知识重点。随着学生交流自学收获以及相互质疑帮助,培养发展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3、强化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
本课教学设计的素材导入可谓层层递进,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在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时,呈现的信息有五环旗,刘翔跨栏数据,朱红100米数据,刑惠娜10000米数据,学生根据师所提供的相关数据找出其中可比量,在理解的意义上概括出比的意义,其中教师还根据数据插入一些比让学生纠错,更深入地让学生理解同类量的比单位要统一,不同类量的比要有意义。从生活中的比导入本课学习比的意义再回归到生活中比的应用,强化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商榷小建议:
学生明白相同数量可以比,不同的两个数量也可以比,并且产生了新的量。但在这里对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强调的还不够,使学生的对两个数相除也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的感悟并不深刻。
最后拓展比的知识时老师举例讲到了一些比的知识,这些知识其实学生非常感兴趣,如果教师能配以图片做一些介绍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体会到数学能应用于生活,能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美丽。培养学生发现美,体会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更热爱数学,更热爱学习,更热爱生活,那将更好。
2.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10.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课件(共10张PPT)
1.5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冀教版七年级下10.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件(共23张PPT)
对顶角课件鲁教版七年级下
3.4确定圆的条件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1因式分解课件(共13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3.4确定圆的条件课件ppt
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课件ppt
整式的乘法课件ppt鲁教版七年级下
3.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y=ax²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2.7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3.1圆课件ppt
第十一章因式分解回顾与总结课件(共11张PPT)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课件鲁教版七年级上
10.1用频率估计概率(1)课件鲁教版八年级下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鲁教版七年级上4.1可能性的大小课件ppt
1.6测量物体的高度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第二章二次函数回顾与思考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8.5乘法公式课件(共12张PPT)
4.1可能性的大小(1)课件ppt鲁教版七年级上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2提公因式法课件(共17张PPT)
4.1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3.3圆周角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1.1锐角三角函数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2.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课件ppt
3.2圆的对称性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3.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