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4
收藏
我上的《实际问题》一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理念。课堂上我面带笑容,学生信心十足。
这节课,我做得好的方面有:
1、充分利用了教材、多媒体资源。
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处理了例4主题图,使之成为了以学生买东西的经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学习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抓住契机,及时正确引导。
尤其是当学生说出算式时,老师特别问到:为什么这样列式?这个算式是要算什么?紧接下来又把不同的想法的孩子叫起来说,从而告诉学生思考问题可以从两个方向去着手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如何进行思考的方法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帮助。在课堂练习的补充方面也考虑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的问题。 3、以全体学生为主体。
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后,学生的每个问题的提出、解决,从回答问题到列算式,老师都时时提醒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上一遍,这样既帮助了学生理解,又让其他的学生见识了别人的思路。
不足之处是教师对个别的学生的评价不到位。
以后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1、一味追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忽略了一部分后进生的学习。如:在做练习题时还应带着学生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让学生看看图中给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要求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都说出来,然后再做。
2、注意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
青岛版数学七下11.4《函数与图像》ppt课件之一
青岛版数学七下9.1《角的表示》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5.4《圆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平行线的性质》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4.2《指数可以是零和负整数吗》(第2课时)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0.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函数与图象》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5.2《多边形》(第2课时)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5.5《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第2课时)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0.4《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间的距离)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2.2《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化》(加减消元)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1.3《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5.3《多边形的密铺》(第2课时)ppt课件
2015春青岛版数学七下10.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2
青岛版数学七下《怎样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5.1《三角形》(认识三角形)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圆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1.2《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之一
青岛版数学七下9.5《垂直》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5.5《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第1课时)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平行线的判定》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2.2《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化》ppt课件2
青岛版数学七下第10章《平行线》ppt复习课
青岛版数学七下《圆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2015春青岛版数学七下10.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1
青岛版数学七下《一次函数》ppt复习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5.1《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15.1《三角形》(三角形的重要线段)ppt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下《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