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4
收藏
我上的《实际问题》一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理念。课堂上我面带笑容,学生信心十足。
这节课,我做得好的方面有:
1、充分利用了教材、多媒体资源。
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处理了例4主题图,使之成为了以学生买东西的经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学习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抓住契机,及时正确引导。
尤其是当学生说出算式时,老师特别问到:为什么这样列式?这个算式是要算什么?紧接下来又把不同的想法的孩子叫起来说,从而告诉学生思考问题可以从两个方向去着手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如何进行思考的方法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帮助。在课堂练习的补充方面也考虑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的问题。 3、以全体学生为主体。
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后,学生的每个问题的提出、解决,从回答问题到列算式,老师都时时提醒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上一遍,这样既帮助了学生理解,又让其他的学生见识了别人的思路。
不足之处是教师对个别的学生的评价不到位。
以后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1、一味追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忽略了一部分后进生的学习。如:在做练习题时还应带着学生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让学生看看图中给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要求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都说出来,然后再做。
2、注意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二)》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的练习》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和3和5的倍数的练习》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积的变化规律》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一)》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练习》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word教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探索事物搭配的规律》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妙的杯琴》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word教案之一
2013苏教版数学四下《图形的旋转》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素数和合数》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关于面积计算问题的策略》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商不变的规律》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3、5的倍数练习》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妙的杯琴》word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七巧板的拼摆》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