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4
收藏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了除法里的均分和包含的问题。在还没有教学时,我自认为教学的模块很清晰,正式上课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还犯了整堂课学生的动手操作几乎没有的大忌,这是我这堂课最大的败笔和失误。
根据教研员反馈的意见,整堂课需要反思的有:
1、复习旧知、导入时间太长。我用了6分多钟来回顾旧知,其实学生已经多次练习过类似的题目,没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来说,一般控制在3-4分钟即可。
2、新授时,出题之后可直接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画画图来解答,在实践中理解题意。
3、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过快地指生说一说。
4、板书算式时没有写单位。本来设想的是直接升华到出示算式来说它表示的意思,如:
153=5表示什么意思?(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
教研员指导说,其实这堂课我们是解决问题,所以板书时一定要写上单位:153=5(只)
让学生理解到:把15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只就可以了。
5、检验是否解答正确时,必须要回归到原情境中,把求出来的当成已知条件来检验。教师要引导到学生说一说,让学生学会检验的正确方式,文字、画图都可以。
6、比较两个题目的异同点时,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两个题目都是平均分,只是一个知道了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一个是知道了每份是几,求有几份。所以都是用除法来计算。
7、学习到一点:读题时,可以点着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总之,做为新教师,不仅要好好研究教材和教参来辅助教学,还要多和同教学段的教师交流如何教学,多听课、上课,多讨论,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让自己一点一点进步!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84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0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2.2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3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11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3.1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51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9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2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第31页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2.11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9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2.5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5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2.12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9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6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58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2.7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3.2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2.15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5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第27页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第21页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72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3.3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第16页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2.9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2.3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2.6答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