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2
收藏
初二数学强化练习《一元一次不等式》
不等式这一章的教学,是初中代数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学生对这一章的出现感觉突然,教学时间又短,所以,教师要想尽方法给学生打下有关不等式知识的较深烙印,因为它在今后的许多内容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说,初三代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而不等式组一节又是这一章的难点,是这一章画龙点睛的一堂课。
二、教学目标:
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医院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问题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理论来自于实践、对立统一及事物之间既联系又制约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材重点、难点、关键 本章的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难点是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基本性质3的应用。 关键在于正确运用基本性质3,使学生正确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以弄清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
四、教材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约1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6.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 约 2课时 6. 2 一元一次不等式 约 3课时 共计8课时
五、教学建议 1 、联系实际,淡化概念的过分形式化叙述教材注意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实问题,引人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集等基本概念,淡化了严格的形式化定义,让学生结合实际,于理解和运用;同时又体现了数学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删繁就简,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对一元一次不等式内容的教学目标是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的教学要求所不同的是,此处教材对于传统教材中不等式性质的应用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数量和难度,都作了较大的删减.立足于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运算,为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打好基础.
冀教版数学四上《升和毫升》学案
冀教版数学四上《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角》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数学四上《垂线和平行线》学案
冀教版数学四上《升与毫升的进率》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线及答案》学案2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更大的数》学案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距离》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全家的休息日》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角》(一)学案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自然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除法及答案》学案3
冀教版数学四上《垂线》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数学四上《练习读写更大的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计算器及答案》学案1
冀教版数学四上《画直线》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升和毫升》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线》(三)学案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整万数的改写)教学建议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线》(二)学案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自然数)教学建议
2016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平行线)教学建议
冀教版数学四上《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读统计图》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数学四上《两点间的距离》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数学四上《读书调查》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线3》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上《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