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2
收藏
数学基础八年级训练《轴对称图形》
一、知识回顾与典型例题
(一)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例1】在你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按要求各写出2个:
(1)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图形: 、 ;
(2)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图形: 、 ;
(3)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图形: 、 ;
(二)轴对称的性质 【例2】下列说法中:①成轴对称的2个图形全等;②2个全等的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③如果点A、B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那么线段AB被直线l垂直平分;④如果线段AB与A′B′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那么AB=A′B′且AB∥A′B′;⑤如果线段AB与A′B′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那么AA′=BB′且AA′∥BB′; 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例3】如图所示,画出△ABC关于直线MN 的轴对称图形;
(三)设计轴对称图案 【例4】利用一个点、一条线段、一个等边三角形、 一个正方形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并写出一两 句贴切、灰谐的解说词,说明你要表达的含义.
(四)几种特殊的轴对称图形 1.线段的对称轴是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什么性质? 2.角的对称轴是 ,角平分线有什么性质? 【例5】如图:已知∠AOB和C、D两点,求作一点P,使PC=PD,且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 【例8】如图,在△ABC中,∠ACB=90°,D是AB 的中点,CE⊥AB,且AC=6,BC=8,则EC= , CD= .等腰梯形的腰长为2,上、下底之和为10且有一底角为60°,则它的两底长分别为____________.∠AOB的平分线上一点P到OA的距离为5,Q是OB上任一点,则() A.PQ>5 BPQ≥5 C.PQ<5 DPQ≤5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 A.3cm或5cm B.3cm或7cmC.3cm D.5cm 5.等腰△ABC中,若∠A=30°,则∠B=________. 6.等腰△ABC中,AB=AC=10,∠A=30°,则腰AB上的高等于___________7.(A级)如图,⊥,分别画出线段MN关于直线和 的对称线段和.线段和成轴对称吗? 8.(B级)如图,已知ABC ①用直尺圆规分别作∠A和∠B的平分线,设它们的交点为O. ②试判断点O是否在∠C的平分线上,试说明理由。 9.等边△AB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问△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ABC中,∠BAC=900,AB=AC,点D在 BC上,且BD=BA,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CA,试求∠DAE的度数。
(2)如果把第
(1)题中“AB=AC”的条件舍去,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的度数会改变吗?
(3)如果把第
(1)题中“∠BAC=900”的条件改为“∠BAC>900”,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与∠BAC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爱的课堂
如何改正学生做题粗心的毛病
观看了课堂教学视频 谈谈我的收获
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
鸡兔同笼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如何让数学走进生活
只有创造才能有收获
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
数学活动课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思考校本培训工作思路建议
数学课小组合作探索后的思考
如何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
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下基础
谈谈开拓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的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谈谈高效课堂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什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式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问题的研讨
胆创新与探索 提高教学效益
对新教材有哪些新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高效数学课堂提问的几个有效做法
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心得:用爱来感悟
恰当的提问与有效的追问
重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展示和评析后的收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