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8
收藏
一、指导思想:
数学期末复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精选题例,突出基础,通过复习,使以前学过的零散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网络。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复习时间: 第17周----第20周
三、复习形式:
1、单元复习,再次将本学期所授内容重新再理一遍,以求能熟练掌握。
2、分类复习,将基础知识、计算题、应用题等进行分类复习与测试,以求稳扎稳打。
3、综合复习,通过测试、分析讲解,进行期终模拟形式。
四、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五个单元的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法跟整数乘法一样,只是多了小数点,如何在乘法中正确加上小数点?
3、小数乘法中有同一个数字的乘法算式比较的简便原理:如果第一个因数大于0,第二个因数比1小,那么乘得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4、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种的个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小数积的近似值,运用四舍五入法。
6、简便运算,跟整数乘法一样,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关键在于分清类型。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法算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法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3、小数除法大小比较简便判断:当被除数大于0时,除数大于1,商比被除数小;除数小于1,商比被除数大;除数等于1,商和被除数相等。
4、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计算小数除法,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第三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小数四则混合应用题,所学内容跟整数乘法一样,只是注意小数点。
第四单元:土地面积计算
1、测量土地的工具:标杆、卷尺、测绳。
2、求平均长度,把每次测出来的数目加起来除以次数就是平均值了。
3、进率换算: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4、常见图形的土地面积计算,运用公式。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列式。
2、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注意是等式)。
3、解方程的方法:在解题前写上解,然后根据加、减、乘、除公式的变化,进行求解。
4、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在于数量关系的查找,然后把数字填充。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小数乘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简易方程、应用题这四大块来进行梳理。
五、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将小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加深理解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2、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决和方程式的解法。
4、在复习过程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求,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六、具体安排:
周 次
内 容
17
分单元复习基础知识
18
分类复习与测试
19——20
综合复习及检测
七、复习措施:
1、认真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
通过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回忆、交流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要适时摸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体会和态度、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2、根据不同领域内容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
3、重视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再相应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联系,开展一些综合运用知识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沟通各领域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使后进生提高的同时,帮助后进生的学生也有所提高。
6、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7、定期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8、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做后要检查。
人教版初一数学角的概念
人教版初一数学等腰三角形相关证明题1
人教版初一数学三角形中位线证明
人教版初一数学认识有理数
人教版初一数学全等三角形
人教版初一数学命题1
人教版初一数学台球桌面上的角
人教版初一数学平行线的判定2
人教版初一数学几何体的截面
人教版初一数学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初一数学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
人教版初一数学从不同方向看1
人教版初一数学角的平分线及性质
北师版初一数学整式3
人教版初一数学垂线的定义
人教版初一数学射线与线段
北师版初一数学科学记数法
人教版初一数学直线射线和线段
人教版初一数学集合的运算
人教版初一数学视图1
人教版初一数学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人教版初一数学对称问题
北师版初一数学统计图的选择
人教版初一数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
人教版初一数学基本作图
北师版初一数学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
人教版初一数学平行线的特征
北师版初一数学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人教版初一数学平面图形
北师版初一数学认识三角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