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8
收藏
小学2012年秋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这个班是我今年新接手的一个班,共有学生34人,本班学生自觉性较差,男生马虎粗心,女生学习掌握知识较僵化,尤其是计算基础较差,熟练程度不够,成绩很不理想,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处于下游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优生与差生的具体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更要注意面向全体,让学生学得扎实,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学习方法,更要养成各种优良的习惯。特别要注意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好的一点是,经过四年实验教材的使用,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四个方面编排:
1、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第三单元“分数”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2、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3、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的内容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内容分散编排。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3、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知道公倍数和公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学生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让学生知道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根据所给定的条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3、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练习。
五、教具学具准备: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和剪刀。
2.20根同样的铅笔和渠道模型。
3. 教学课件及3张完全相同的圆和剪刀。
4. 投影片,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5.每位同学两张同样的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数学, 工作计划, 北师大, 教学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电影院》(两位数乘两位数)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关于《图形的周长》的说课稿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认识分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四则运算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认识乘法
三年级下册说课两位数笔算除法
秒的认识说课稿三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电影院》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年、月、日》说课稿2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认识几分之一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营养午餐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乘数是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
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说课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解决问题》说课稿1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面积和面积单位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统计北师大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面积的含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1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小数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年、月、日》说课稿1
三年级下册说课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精品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