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8
收藏
小学2012年秋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这个班是我今年新接手的一个班,共有学生34人,本班学生自觉性较差,男生马虎粗心,女生学习掌握知识较僵化,尤其是计算基础较差,熟练程度不够,成绩很不理想,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处于下游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优生与差生的具体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更要注意面向全体,让学生学得扎实,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学习方法,更要养成各种优良的习惯。特别要注意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好的一点是,经过四年实验教材的使用,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四个方面编排:
1、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第三单元“分数”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2、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3、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的内容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内容分散编排。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3、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知道公倍数和公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学生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让学生知道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根据所给定的条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3、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练习。
五、教具学具准备: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和剪刀。
2.20根同样的铅笔和渠道模型。
3. 教学课件及3张完全相同的圆和剪刀。
4. 投影片,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5.每位同学两张同样的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数学, 工作计划, 北师大, 教学
鹤岗一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2014
高中2014年高一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高中2014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江阴市高一上学期数学开学检测试卷
2014年高中第二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2014年
2014年高一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解析答案
高中2014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答案解析
高中第二册数学期末考试卷2014年
2014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2014年高中第二册数学期末试题答案解析
2014高一入学数学摸底考试题
2014年高中第二册数学期末测试卷答案解析
2014高一数学函数的表示法训练试题
长春十一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2014
2014人教必修一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同步检测
2014高一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
2014人教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课后练习题
2014年高中第二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练习
2014人教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课堂测试题
高中2014年高一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答案解析
2014高一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014人教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课后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2014年数学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2014哈六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高中2014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2014年高中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辽宁实中分校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2014
14年高中第二册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