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8
收藏
2014学年度第二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无进度表苏教版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关系,会求10以内两个自然数
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分数与分数、分数与小数间的互化和大小比较。
4、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约分和通分的含义,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探索和发现简单覆盖现象中的一些规律。
6、知道“行”与“列”的含义,用数对表示,能借助数对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以及简单的图形变化过程。
7、认识圆及其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考方法。
8、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
二、数学思考方面:
1、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和公因数中,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进行思考,合乎逻辑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时,,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数对和圆时,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4、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互动课堂 学程导航”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2) 激发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4)切实做好“培优补偿”教育工作,特别关注后进生和优秀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5)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6)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7)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加以弥补知识缺陷。
(8)培养学生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
(9)加强验算检查,养成习惯的培养。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中的重点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重点知识点复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016中考数学名师指点如何处理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2016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和要求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周长与面积练习题精选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有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问题练习题2016学年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课后练习题
如何做好2016中考数学复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数与代数课后练习题西师大版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列方程解题随堂练习题
2016中考数学复习黄金方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直方图》教后反思
中考数学学习方法中考复习策略与答题策略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图形的运动
2016中考数学考点备考资料同类项及其合并
2016年中考数学怎样审题才不易失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名师指点中考数学复习“十”大法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的换算练习题
2016年中考数学一模备考指导
2016年三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单元测试题
教师教研论文 对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探究
2016年五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方程同步练习题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提能测试题(北师大版)
2016中考数学一模考点辅导内角和公式证明
小学四年级数学代数式同步检测题第二学期
2016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相交线的相关定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