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5
收藏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中,如三角形ABC,总有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证明:
已知(A+B)=(π-C)
所以tan(A+B)=tan(π-C)
则(tanA+tanB)/(1-tanAtanB)=(tanπ-tanC)/(1+tanπtanC)
整理可得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类似地,我们同样也可以求证:当α+β+γ=nπ(n∈Z)时,总有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
设a=(x,y),b=(x',y')。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几分之几》教案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万以内进位加法
第三单元四边形:四边形的认识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四课时练习课
第八单元可能性:可能性(三)
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第三单元四边形:估计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
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四边形:周长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二)
第三单元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第一单元测量:第六课时吨的认识
第八单元可能性:可能性(一)
第八单元可能性:可能性(四)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四)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一)
第一单元测量:第二课时千米的认识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三)
第一单元测量: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
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一)
第八单元可能性: 实践活动掷一掷
第一单元测量: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