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A版必修2高一数学直线与方程单元同步检测题(带解析)_题型归纳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2高一数...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新人教A版...

新人教A版必修2高一数学直线与方程单元同步检测题(带解析)

2015-12-30 收藏

直线与方程重要的是牢记相关方程公式,以下是直线与方程单元同步检测题,请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给出以下命题:①任意一条直线有唯一的倾斜角;②一条直线的倾斜角可以为-30③倾斜角为0的直线只有一条,即x轴;④按照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直线集合与集合{|0180}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解析 仅有①正确,其他均错.

答案 A

2.过点A(4,y),B(2,-3)的直线的倾斜角为135,则y等于()

A.1 B.-1

C.5 D.-5

解析 由题意可知y+34-2=tan135=-1,y=-5.

答案 D

3.与原点距离为22,斜率为1的直线方程为()

A.x+y+1=0或x+y-1=0

B.x+y+2=0或x+y-2=0

C.x-y+1=0或x-y-1=0

D.x-y+2=0或x+y-2=0

解析 可设直线方程为y=x+b,则|b|2=22,|b|=1,b=1,故直线方程为x-y+1=0或x-y-1=0.

答案 C

4.如果点(5,a)在两条平行直线6x-8y+1=0和3x-4y+5=0之间,则整数a的值为()

A.5 B.4

C.-5 D.-4

解析 由题意可知(5,a)到两平行线间距离之和等于两平行线间的距离,|30-8a+1|62+82+|30-8a+10|62+82=|10-1|62+82,即|31-8a|+|40-8a|=9,把选项代入,知a=4,(a=5舍去).

答案 B

5.过点(5,2)且在x轴上的截距是在y轴上的截距的2倍的直线方程是()

A.2x+y-12=0 B.2x+y-12=0或2x-5y=0

C.x-2y-1=0 D.x+2y-9=0或2x-5y=0

解析 解法1:验证知D为所求.

解法2:当直线过原点时,设y=kx,代入点(5,2)求得k=25,

y=25x,即2x-5y=0;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可设方程为x2a+ya=1,代入点(5,2)求得a=92.方程为x+2y-9=0.

故所求方程为x+2y-9=0,或2x-5y=0.

答案 D

6.直线2x-y+k=0与4x-2y+1=0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不平行

C.平行或重合 D.既不平行又不重合

解析 因为2x-y+k=0与4x-2y+1=0可变形为y=2x+k和y=2x+12,所以当k=12时,两直线重合;当k12时,两直线平行.故应选C.

答案 C

7.方程ax+by+c=0表示倾斜角为锐角的直线,则必有()

A.ab B.ab0

C.a0且b D.a0或b0

解析 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且k=-ab0,ab0.

答案 B

8.已知点A(x1,y1),B(x2,y2)在斜率为k的直线上,若|AB|=a,则|y2-y1|等于()

A.|ak| B.a1+k2

C.a1+k2 D.a|k|1+k2

解析 设AB的方程为y=kx+b,则a=|AB|=x2-x12+y2-y12= 1+1k2|y2-y1|,

|y2-y1|=a|k|1+k2.

答案 D

9.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y=ax与y=x+a,正确的是()

解析 当a0时,由y=ax可知,C、D错误;又由y=x+a又知A、B也不正确.当a0时,由y=ax可知A、B错误;又由y=x+a可知D也不正确.

答案 C

10.已知直线l:xsin+ycos=1,点(1,cos)到l的距离为14,且02,则等于()

A. 6

C. 3

解析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

|sin+cos2-1|sin2+cos2=14,即|sin-sin2|=14,经验证知6满足题意.

答案 B

11.一条线段的长是5,它的一个端点A(2,1),另一端点B的横坐标是-1,则B的纵坐标是()

A.-3 B.5

C.-3或5 D.-5或3

解析 设点B的坐标为(-1,y),由题意得(-1-2)2+(y-1)2=52,(y-1)2=16.解得y=5或-3.

答案 C

12.若A(-4,2),B(6,-4),C(12,6),D(2,12),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AB∥CD;②AB③|AC|=|BD|;④ACB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 ①kAB=-4-26+4=-35,kCD=12-62-12=-35,

AB∥CD.

②kAB=-35,kAD=12-22+4=53,

∵kABkAD=-1,ABAD.

③|AC|=12+42+6-22=272,|BD|=2-62+12+42=272.

|AC|=|BD|.

④kAC=6-212+4=14,kBD=12+42-6=-4,

∵kACkBD=-1,ACBD.

综上知,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

答案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A(a,3),B(3,3a+3)两点间的距离是5,则a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3-a2+3a+3-32=5,

即(3-a)2+9a2=25,解得a=-1或85.

答案 -1或85

14.两条平行直线分别过点A(6,2)和B(-3,-1),各自绕A,B旋转.若这两条平行线距离取最大时,两直线方程是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意,当这两条直线平行旋转到与直线AB垂直时,距离取得最大值.

∵kAB=13,

两直线分别为

y-2=-3(x-6)和y+1=-3(x+3),

即3x+y-20=0和3x+y+10=0.

答案 3x+y-20=0,3x+y+10=0

15.已知直线l1与直线l2:x-3y+6=0平行,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8,则直线l1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l1与l2平行,故可设l1的方程为x-3y+m=0.与两坐标轴的交点(0,m3),(-m,0).

由题意可得12|-mm3|=8.

m=43,或m=-43.

答案 x-3y43=0

16.设点P在直线x+3y=0上,且P到原点的距离与P到直线x+3y-2=0的距离相等,则点P坐标是________.

解析 ∵点P在直线x+3y=0上,可设P的坐标为(-3a,a).

依题意可得-3a2+a2=|-3a+3a-2|12+32,化简得10a2=410,a=15.

故P的坐标为-35,15,或35,-15.

答案 35,-15,或-35,1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直线l经过点(0,-2),其倾斜角为60.

(1)求直线l的方程;

(2)求直线l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

解 (1)依题意得斜率k=tan60=3.

又经过点(0,-2),故直线l的方程为y+2=3(x-0),即3x-y-2=0.

(2)由(1)知,直线l:3x-y-2=0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3和-2,故直线l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12232=233.

18.(12分)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点P(4,3)到直线l的距离为32,求直线l的方程.

解 (1)当所求直线经过坐标原点时,设其方程为y=kx,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

32=|4k-3|1+k2,解k=-63214.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63214)x.

(2)当直线不经过坐标原点时,设所求直线为xa+ya=1,即x+y-a=0.由题意可得|4+3-a|2=32,解a=1,或a=13.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y-1=0或x+y-13=0.综上,可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63214x,或x+y-1=0,或x+y-13=0.

19.(12分)当m为何值时,直线(2m2+m-3)x+(m2-m)y=4m-1.

(1)倾斜角为

(2)在x轴上的截距为1.

解 (1)倾斜角为4,则斜率为1.

-2m2+m-3m2-m=1.

解得m=1,或m=-1.

当m=1时,m2-m=0,不符合题意.

当m=-1时,直线方程为2x-2y-5=0符合题意,

m=-1.

(2)当y=0时,x=4m-12m2+m-3=1,

解得m=-12,或m=2.

当m=-12,或m=2时都符合题意,

m=-12,或m=2.

20.(12分)求经过直线l1:3x+4y+5=0与l2:2x-3y-8=0的交点M,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原点;

(2)与直线2x+y+5=0平行;

(3)与直线2x+y+5=0垂直.

解 由3x+4y+5=0,2x-3y-8=0,

得交点M的坐标为(1,-2).

(1)直线过原点,可得直线方程为2x+y=0.

(2)直线与2x+y+5=0平行,可设为2x+y+m=0,代入M(1,-2),得m=0.

直线方程为2x+y=0.

(3)直线与2x+y+5=0垂直,

斜率为k=12,又过点M(1,-2).

故所求方程为y+2=12(x-1).

即x-2y-5=0.

21.(12分)已知两条直线l1:ax-by+4=0,l2:(a-1)x+y+b=0.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a和b的值.

(1)求直线l1过点(-3,-1),并且直线l1与直线l2垂直;

(2)直线l1与l2平行,并且坐标原点到l1,l2的距离相等.

解 (1)∵l1l2,

(a-1)a+(-b)1=0.

即a2-a-b=0.①

又点(-3,-1)在l1上,

-3a+b+4=0.②

由①②解得a=2,b=2.

(2)∵l1∥l2,且l2的斜率为1-a,l1的斜率也存在,即b0.

ab=1-a.b=a1-a(a1).

故l1、l2的方程分别可以表示为

l1:(a-1)x+y+4a-1a=0,

l2:(a-1)x+y+a1-a=0.

∵原点到l1和l2的距离相等.

4|a-1a|=|a1-a|,

解得a=2,或a=23,

因此a=2,b=-2,或a=23,b=2.

22.(12分)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3x-y=0,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l的斜率为12,且经过点(4,-2),且此三角形的面积为10,求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的坐标.

解 设直角顶点为C,C到直线y=3x的距离为d.

则12d2d=10,d=10.

又l的斜率为12,l的方程为y+2=12(x-4).

即x-2y-8=0.

设l是与直线y=3x平行且距离为10的直线,

则l与l的交点就是C点,

设l的方程是3x-y+m=0,

则|m|10=10,

m=10,l的方程是3x-y10=0,

由方程组x-2y-8=0,3x-y-10=0,及x-2y-8=0,3x-y+10=0,

得C点坐标是125,-145,或-285,-345.

直线与方程单元同步检测题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查字典数学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