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收藏
教材分析及特点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本套教材在研究
建国以来历次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又汲取了大量的国外的课程、教材建设的成功检验。同时,教材编写者充分考虑到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也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社会对公民数学素养的要求,力求形成以下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
一、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二、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的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
三、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自主的参与、探究和交流。
教材特点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二、注重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与综合。
三、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教材内容具有适当弹性。
四、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
教材总体设想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感。
2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数数,认数,理解数所表示的意义,感受到生活中数的作用。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尊重别人的想法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4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正确计算有关的加减法。
5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应用数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本册内容共计九个单元,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一)、数一数与乘法
(二)、乘法口诀(一)
(三)观察物体
(四)分一分与除法
(五)方向与位置
(六)时、分、秒
(七)乘法口诀(二)
(八)除法
(九)统计与猜测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择优促差措施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13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部分同学性格活泼开朗,思维敏捷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能认真听讲,开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因年龄不够或智力反应较慢,没能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认真听讲,书写习惯不好,不爱学习,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待于家长和老师配合指导,养成好的学习方法。本学期,老师更应该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有效和先进的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择优促差措施
1.首先要促进学习困难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以培养学生素质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3、在班级里能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
4、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
5、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家校之间的联系,争取家长们的配合
进 度 安 排 | |||||
周次 | 起止时间 | 单元 | 教学内容 | 计划课时 | 备注 |
1 | 8.25---8.26 | 一 | 1.学前教育2﹒数一数与乘法 | 2 | |
2 | 8.29---9.2 | 一 二 | 1、数一数与乘法2、乘法口诀 | 5 | |
3 | 9.5---9.9 | 二 | 1.乘法口诀 2机动. | 5 | |
4 | 9.12---9.16 | 二三 | 1﹒乘法口诀 3机动 | 5 | |
5 | 9.19--9.23 | 三 四 | 1观察物体 2机动 3除法 | 5 | |
6 | 9.26—9.30 | 四 | 分一分与除法 十一放假 | 3 | |
7 | 10.3---10.7 | 四 | 十一放假 分一分与除法 | 2 | |
8 | 10.10---10.14 | 四 | 分一分与除法 | 5 | |
9 | 10.17---10.21 | 四 | 分一分与除法 | 5 | |
10 | 10.24---10.28 | 期中考试 | 3 | ||
11 | 10.31--11.4 | 五 | 方向与位置 | 5 | |
12 | 11.7--11.11 | 六 | 时、分、秒 | 5 | |
13 | 11.14---11.18 | 六、七 | 1、时、分、秒 2、乘法口诀(二) | 5 | |
14 | 11.21---11.25 | 七 | 乘法口诀(二) | 5 | |
15 | 11.28--12.2 | 八 | 除法 | 5 | |
16 | 12.5---12.9 | 八 | 除法 | 5 | |
17 | 12.12--12.16 | 九 | 统计与猜测 | 5 | |
18 | 12.19-12.23 | 九 | 趣味运动会 期末复习 | 5 | |
19 | 12.26--12.30 | 期末复习 | |||
20 | 1.2---1.6 | 考试,放假。 |
4.2.2 带分数 PPT课件2
3.2 一个数除以小数 PPT课件3
4.1.2 分数与除法 PPT课件2
3.4 循环小数 PPT课件1
4.2.3 真分数与假分数练习课 PPT
4.1.1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PPT课件1
7 统计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PPT课件
4.1.2 分数与除法 PPT课件3
3.3 商的近似数 PPT课件2
3.3 商的近似数 PPT课件1
2015年秋人教版七年级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6.2 笔算除法 例2 PPT课件
4.1.2 分数与除法 PPT课件1-1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习课件
6.2 笔算除法 例5 PPT课件
4.4.2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练习)
4.3.1 分数的基本性质 PPT课件2
3.2 一个数除以小数 PPT课件1
1.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PPT课件2
7 你寄过贺卡吗? PPT课件1
6.2 笔算除法 例4 PPT课件
7 你寄过贺卡吗? PPT课件2
4.1.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1
3.1 小数除以整数 PPT课件1
4.2.2 带分数 PPT课件1
4.1.1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PPT课件2
8 数学广角 烙饼问题 PPT课件
4.4.1 最大公因数 PPT课件
3.2 一个数除以小数 PPT课件2
4.2.1 真分数和假分数 PPT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