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收藏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带来珠海市高一上册数学期末,希望大家喜欢!
时量:120分钟 分值:150分
参考公式:球的表面积
,球的体积
, 圆锥侧面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相应选项.
1.(集合的运算)集合
,
,则
()
A.
B.
C.
D.
2.(函数的概念)下列四个函数中,与
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B.
C.
D.
3.(直线的截距)直线
在
轴上的截距为
,则()
A.
B.
C.
D.
4.(函数的单调性)下列函数中,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的是()
A.
B.
C.
D.
5.(直线平行)已知直线
和直线
,它们的交点坐标是()
A.(0,1)B.(1,0)C.(-1,0)D.(-2,-1)
6.(函数的图像)当
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
与
的图象是()
(A) (B) (C) (D)
7.(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在右图的正方体中,
分别为棱
和棱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和
所成的角为()
A.
B.
C.
D.
8.(函数的零点)已知函数
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有如下
,
对应值表:
x 1 2 3 4 5 6
f(x) 132.5 210.5 -7.56 11.5 -53.76 -126.8
函数
在区间
上有零点至少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9.(球的体积与表面积)已知正方体的内切球(球与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切)的体积是
,那么球的表面积等于()
A.
B.
C.
D.
10.(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若偶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A.
B.
C.
D.
11.(指对数的综合)三个数
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12.(函数综合)对于函数
定义域中任意的
有如下结论
①
②
③
④
当
时,上述结论中正确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3.(圆的标准方程)已知圆的方程为
,则圆心坐标为 ,半径为 .
14.(三视图)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单位长度:cm),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15.(直线的斜率)直线
的斜率是
16.(幂函数)幂函数
的图象过点
,则
______
17.(定义域)函数
的定义域为 .
18.(分段函数与解不等式)已知函数
则
的值 .
19.(函数的奇偶性)已知函数
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
时,
,那么
时,
.
20.(立体几何的综合)
已知两条不同直线
、,两个不同平面
、
,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垂直于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
;
②若∥
,则平行于
内的所有直线;
③若
,
且
∥
,则
∥;
④若
,
,则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本题共有5个小题,8分+10分+10分+10分+12分=50分.
21.(指数与对数的运算)(本题满分8分)计算:
(1)
;(2)
22. (直线方程) (本题满分10分)已知
三个顶点是
,
,
(1)求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的直线方程;(7分)
(2)求点
到
边所在直线的距离.(3分)
23.在三棱柱
中,侧棱垂直于底面,
(1)求证:
;
(2)求证:
;
(3)求三棱锥
的体积.
24. (函数与单调性) (本小题满分10分)
右图是一个二次函数
的图象.
(1)写出这个二次函数的零点;
(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当实数
在何范围内变化时,
在区间
上是单调函数.
25. (函数的奇偶性)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
(1)求函数
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
的奇偶性,并予以证明;
(3)求使
的
的取值范围。
附加题:
26.从点
处发出一条光线,与直线
相遇于点
后反射,反射光线恰与圆
相切,求线段
的长.
27.已知四面体的
条棱的长为
,
条棱的长为
,求它的体积。
(1)当棱长为
的棱异面时,四面体的图形如右图
(2)当棱长为
的棱共面时,四面体的图形如右图
28.设函数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对定义域内任意的
存在
和
,使
,且满足:
(1)
;
(2)当
时,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给出理由;(2)判断
在
上的单调性并给出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D 3.C 4.A 5.C 6.C 7.B 8. B 9.D 10.D 11.D 12.B.
二、填空题:
13.
,2;14.
;15.
;16.
;
17.
;18.
;19.
;20.①④
三、解答题:本题共有5个小题,8分+10分+10分+10分+12分=50分.
21.
解:(1)原式=
(4分)
(2)原式=
(8分)
22.
解:(1)
,
,(2分)
则所求直线的斜率为:
(4分)
又
的中点
的坐标为
,所以
边的上的中垂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7分)
(2)直线
的方程为:
则点
到直线
:
的距离为:
(10分)
23.
解:(1)证明:
∵
,
(2分)
(3分)
(2)证明:在直三棱柱
中
(4分)
(5分)
(6分)
(7分)
(3)
(8分)
(10分)
24.
解:(1)由图可知二次函数的零点为
(2分)
(2)设二次函数为
,点
在函数上,
解得
所以
(6分)
(3)
,开口向下,对称轴为
当
,即
时,
在
上递减(8分)
当
, 即
时,
在
上递增
综上所述
或
(10分)
注:第(1)小题中若零点写为
,
,扣1分。
25.
解:(1)
(2分)
所以函数
的定义域为
(3分)
(2) 任意取
,则
(4分)
即
(6分)
所以函数
是奇函数.(7分)
(3)由
,可得
,即
(9分)
(11分)
所以
,
(12分)
附加题:
26.
解: 设点
关于直线
对称的点为
则
,解得
(3分)
据物理学知识可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过
,(4分)
所以设直线
的方程为:
(5分)
则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
(7分)
解得
或
(根据题意要舍去) (8分)
联立直线方程
,解得
,
即
的坐标为
(9分)
(10分)
27.解: 根据分析可知满足题目条件的四面体有两种情况,也就是棱长为
的棱共面和异面
(1)
(2分)
经过计算,
,(4分)
,所以三角形
并不存在,即这种情况的三棱锥也不存在(5分)
(2)
(7分)
(9分)
(10分)
28.
解:(1)函数
在定义域内是奇函数(1分)
因为在定义域内,对任意
存在
和
,使
,且满足:
;
由于函数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必与
同时在定义域内,(2分)
同样存在存在
和
,使
,且满足:
,(3分)
即
(4分)
函数
在定义域内是奇函数. (5分)
(2)函数
在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6分)
任意取
,且
,则
函数
在定义域内是奇函数,且当
时,
,
,
,
(7分)
又
(9分)
函数
在
上是单调递增的(10分)
这篇珠海市高一上册数学期末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位置与方向(一)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6口算除法第1课时口算除法(一)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与评价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测试与评价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第7课时解决问题(三)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第3课时分数除法(三)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第2课时较小数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第3课时较大数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四)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6笔算除法第4课时习题课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6整理和复习(二)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6笔算除法第1课时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第2课时分数除法(二)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一)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6笔算除法第8课时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6口算除法第2课时口算除法(二)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6笔算除法第9课时商的变化规律(一)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6笔算除法第2课时用“四舍”法试商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整理和复习(二)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8第2课时对策论的应用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与评价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9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6整理和复习(一)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第3课时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二)第2课时位置与方向(二)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5第4课时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与评价同步精练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