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收藏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紧扣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真正做到查漏补缺,认真落实好双基教学,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复习内容及要求:
1、相交线与平行线: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知道对顶角相等,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意义。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及其推导;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了解命题的概念,区分命题的真假,结合具体内容说理;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好习惯。
2、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有序数对;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根据点写坐标、根据坐标描点;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3、三角形: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
4、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相关概念,能设两个未知数并列方程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两种相关的等量关系。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目标(化成x=a,y=b的形式),体会消元思想;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不等式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解集的几何表示;并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觖实际问题。
6、实数: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求非负数算术平方根、任意实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并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三、复习重难点:
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逐步学会说理;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运用不等式(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
四、复习方法及步骤:
1、以讲练为主,老师根据学生训练,掌握真实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重点讲授。具体操作如下:每章节首先提示本章主要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后再让学生有针对性做题,到掌握为止,几何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出一些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注意归纳、注意解题规律和方法的总结。
五、课时安排:
相交线与平行线………………………………2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2课时
三角形…………………………………………2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2课时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2课时
实数……………………………………………2课时
综合训练………………………………………2课时
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享受乐趣数学,智趣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2016年小升初数学排列组合训练试题及答案
数学思维的介入使生活变得更加简单而美好
小学数学课上语言的规范化
小学数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
发掘课堂中的情感因素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运动》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认识2》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认识1》教案
在小学阶段培养渗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采用“五步纠错法” 提高解题技能和技巧
2016年小升初数学练习试题精选:列方程解应用题
2016小升初数学数的整除知识点复习
2016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卷
2016小升初数学整数和小数复习
2016年高考全国卷数学的解读
精编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备考知识点:必修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运算(2)》教案
中考数学分式的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专项应用练习题
一年数学课堂教学随笔
2016年小升初数学计算类型模拟试题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2016年江苏高考数学考点接地气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