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收藏
六年级数学复习是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地概括和总结,全面巩固学生的小学数学知识,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具体复习目标如下: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学习呈两级分化的趋势,优等生占50%,差等生占40%,中等生只占10%,我准备在复习过程中主抓差等生,具体复习措施如下:
1、归纳复习。对整个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概括。例所有关整数的知识。
2、比较复习。把相关或相近知识进行比较和联系,让学生进行区别和概括。例: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
3、及时进行检测。除作业外,每一个大方面的知识进行一次检测,以反馈学生掌握程度。
复习时间安排:
我把复习内容分为以下六部分:
一、用一周的时间复习数和数的运算,其内容有
1、掌握基本概念及含义:自然数、分数、小数(循环小数)
2、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3、掌握有关数的整除有关概念:倍数、因数、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质数、合数、互质数等;
4、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5、四则运算的法则和简便运算。
二、用一周的时间复习代数知识:
1、代数式和方程
2、比和比例
3、比例尺。
三、用两周时间复习几何部分知识:
1、掌握基本概念及含: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直、平行、轴对称图形义;
2、掌握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及其灵活运用;
3、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及其灵活运用。
四、用两周时间复习应用题相关知识:
1、简单应用题;
2、复合应用题:行程问题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应用题;
3、用方程解应用题;
4、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五、用一周时间复习量的计量相关知识
1、长度、面积、体积常用单位、意义及进率;
2、质量、时间常用单位及进率;
3、名数的改写(重点分析)
六、用一周时间复习统计的相关知识:
1、会填写统计表和能进行相关的计算,例如求平均数;
2、了解三种基本统计图的作用,能求进行相关的计算,例如求百分数。
3、有趣的平衡,设计运动场、邮票中的数学。
图形认识初步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代数式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13)
有理数和数轴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说课设计教案
有理数教案
认识三角形教案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式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11)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6)
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方差公式(5)
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 教案
等式的性质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3)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6)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10)
四年级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14)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苏科版
2013年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试题
有理数的减法 教案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7)
七年级数学上册合并同类项练习题苏科版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4)
生活中的轴对称 教案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