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收藏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分析-2
人教版高中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摘要】查字典数学网高中频道的编辑就为您准备了人教版高中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 函数 的图象 ( )
A.关于原点对称 B.关于点(- ,0)对称C.关于y轴对称 D关于直线x= 对称
2.做变换: ,则 、 的值分别为 ( )
A.3,5 B. , C. ,5 D .3,
3.函数y=2cos2x+1(xR)的最小正周期为 ( )
A. B. D.4
4.函数y=sin(4 -2x)的单调增区间是 ( )
A. [k8 , k8 ] (kZ) B. [k8 , k8 ] (kZ)
C. [k8 , k8 ] (kZ) D. [k8 , k8 ] (kZ)
5.为得到函数 的图像,只需将函数 的图像 ( )
A.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 D.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6.下列函数中,最 小正周期为 ,且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的是 ( )
A. B. C. D.
7.函数 的图象可以看成是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到原来的 倍而得到的(纵坐标不变),则 ( )
A. B. C. D .
8.已知 的图象和直线y=1围成一个封闭的平面图形,该图形的面积
是 ( )
A.4 C.8 D.4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分析-2
9.函数 的部分图象如右图,则 ( )
A. B.
C. D.
10.方程 的解的个数为 ( )
A.0 B.无数个 C.不超过3 D.大于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1.将函数 的图象先向右平移 个单位,然后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函数 的最大值是3,最小正周期是 ,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是
13.关于函数 ,有下列命题:
(1) ; (2) 是以 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
(3) 图象关于点 对称;(4) 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
14.已知方程 有解,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15、16、17题每题16分,18题18分,共66分)
15.设函数f ( x ) = (sinx cosx)2 x R .
(1)求f ( x )的最小正周期T;(2)当x为何值时,函数f ( x )取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18.已知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 .
(1)右 图是 (0,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根据 图中数据求 的解析式;
(2)如果t在任意一段 秒的时间内,电流 都能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那么的最小正整数值是多少?.
只要大家用心学习,认真复习,就有可能在高中的战场上考取自己理想的成绩。查字典数学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分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辅助线的作用与添加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初中数学应用问题的三种类型。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反证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常见的转化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换元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注重“类比”思想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构造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注重实际应用问题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因式分解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几何变换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构造法与待定系数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证明角的相等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几何作图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沉着应战,确保旗开得胜,以利振奋精神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内紧外松”集中注意,消除焦虑怯场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待定系数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面对难题,讲究方法,争取得分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以退求进,立足特殊。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配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公式法与反证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证明线段的比例式或等积式的主要依据和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解答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数学题的意义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证明弧相等的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证明直线的平行或垂直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证明两线段相等的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