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收藏
成功的曙光属于每一个奋斗过的人。小编为您编辑了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2014年,祝大家学习进步。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 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下图几何体是由选项中的哪个平面图旋转而得到的( )
A B C D
2.下列关于直观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方形的直观图可能是梯形 B.平行四边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
C.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 D.垂直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垂直
3.若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分别为 和 ,则 : ( )
A : B. : C. : D. :
4.一个球的外切正方体的全面积等于 ,则此球的体积为( )
A B C D
5.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 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6.圆柱的轴截面是正方形,面积是 ,则圆柱的侧面积是 ( )
A. B. C. D.
7.下面三视图的实物图形的名称是( )
A 四棱台 B 四棱锥
C 三棱柱 D 三棱锥
8.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
可得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9.右图中三棱柱的正视图为 ( )
A B C D
10.棱长为 正方体 中截去三棱锥 ,剩下几何体体积为( )
A. B. C. D.
11.一枚骰子的每一面有一个数字,右图
是从3种不同角度看同一骰子的情况,
则数字1对面的数字是( )
A.3 B.4 C.5 D.6
12.纸质的正方体的六个面根据其方位分别标记为
上、下、东、南、西、北 现在沿该正方体的一
些棱将正方体剪开、外面朝上展平,得到右侧的
平面图形,则标△的面的方位是( )
A 南 B 北 C 西 D 下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球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 倍,它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倍.
14.底边和侧棱长均为 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
15.已知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球的半径为 ,则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__________.
16.如右图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都是上、下底分别为 和 ,腰为 的等腰梯
形,俯视图是两个同心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
积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其中第17小题10分,其他各题12分,共70分)
17.( 10分)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其中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长为 的正三角
形,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
18.( 12分)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12 cm,宽8 cm的矩形,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19.( 12分) 如图所示,已知三棱锥 的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侧棱长都等于 ,
且 , 、 分别在棱 和 上,
求 的最小值.
20.( 12分) 如图,在三角形 中,若 , , ,以 所在直线
为轴,将此三角形旋转一周,
求所得旋转体的表面积.
21.( 12分) 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
(1) 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
(2) 求此几何体的体积.
22.( 12分) 将圆心角为 、面积为 的扇形,作为一个圆锥的侧面,求此圆锥的体积.
以上就是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2014年,愿大家有所收获。
让数学教学更深刻、更理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实施学生评价的方法和措施
追求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观照
“数学日记”让师生共同成长
巧于施教 培养学生数学创造能力
美国日本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目标与评价的比较
浅谈小学数学日记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说学训练
Diary——数学由你而精彩
什么样的课程不是综合实践活动
中国学生需要怎样的数学教育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走出对立思维 实现思维创新──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反思
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有效途径提高课堂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
优化练习设计 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创造力培养的探索
如何提高差生成绩
小学数学论文的撰写方法
让评价走进孩子的心灵
运用比较教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审视
“做数学”能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