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收藏
【摘要】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数学是一门描写数字之间关系的科学,是我们前进的阶梯。对于高中学生的我们,数学在生活中,考试科目里更是尤为重要,所以小编在此为您发布了文章:高一数学下学期月考试题:5月月考题希望此文能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下学期月考试题:5月月考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已知△ABC中,AB=6,A=30,B=120,则△ABC的面积为( )
A.9 B.18 C.9 D.18
2.已知△ABC中,a∶b∶c=1∶ ∶2,则A∶B∶C等于( )
A.1∶2∶3 B.2∶3∶1 C.1∶3∶2 D.3∶1∶2
3.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2、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在△ABC中,若c4-2(a2+b2)c2+a4+a2b2+b4=0,则C等于( )
A.90 B.120 C.60 D.120或60
5.在△ABC中,AB=5,BC=7,AC=8,则 的值为( )
A.79 B.69 C.5 D.-5
6.凸多边形各内角度数成等差数列,最小角为120,公差为5,则边数n等于( )
A.16 B.9 C.16或9 D.12
7.在等差数列 中, =24,则此数列的前13项之和等于( )
A.13 B.26 C.52 D.156
8.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m)(x2-2x+n)=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 的等差数列,则|m-n|=( )
A. B. C. D.1
9.等差数列 中, ,则前10项的和 等于 ( )
A、720 B、257 C、255 D、不确定
10.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共有( )
A、10项 B、11项 C、12项 D、13项
11.已知等差数列 满足 ,则有 ( )
A、 B、 C、 D、
12.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开始为正,则公差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3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设△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且已知AB=4,C=45,则R=________.
14.如图, , 内的点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分别为5和2,则 的长为 __________.
15.已知等差数列{an},a1=29,S10=S20,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大值
16.等差数列{an}中,若a9+a10=a,a29+a30=b,则a99+a100=
高一数学下学期月考试题:5月月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__________14、_________15、___________16、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8分)
17.a,b,c为△ABC的三边,其面积S△ABC=12 ,bc=48,b-c=2,求a.
18.在△ABC中,C=60,BC=a,AC=b,a+b=16.
(1)试写出△ABC的面积S与边长a的函数关系式.
(2)当a等于多少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19.在△ABC中,cos2 ,c=5,求△ABC的内切圆半径.
20.已知数列{an}为首项a1 0,公差为d 0的等差数列,求Sn= 。
21. {an}为等差数列,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S7=7,S15=75,Tn为数列{ }的前n项和,求Tn.
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D D D B B A C D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2 14、2 15、225 16、 b_ a
17.解:由S△ABC= bcsinA,得
12 = 48sinA
sinA=
A=60或A=120
a2=b2+c2-2bccosA
=(b-c)2+2bc(1-cosA)
=4+248(1-cosA)
当A=60时,a2=52,a=2
当A=120时,a2=148,a=2
18.解:(1)∵ a+b=16, b=16-a
S= absinC
= a(16-a)sin60
= (16a-a2)
=- (a-8)2+16 (0
(2)由(1)知,当a=8时,S有最大值16 .
19.解:∵ c=5, , b=4
又cos2
cosA=
又cosA=
b2+c2-a2=2b2
a2+b2=c2
△ABC是以角C为直角的三角形.
a= =3
△ABC的内切圆半径r= (b+a-c)=1.
20.
Sn=
二年级《平均分》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第三册《认识线段》说课稿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说课稿
苏教版第七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分钟能干什么》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说课稿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求平均数》说课稿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第五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相遇问题》说课稿
北师版数学《点阵中的规律》说课稿
《认数》说课稿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乘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苏教版《加法估算》说课稿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简单的组合》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分能干什么》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