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收藏
本文导航 1、首页2、***
一、选择题
1.(2010辽宁理,1)已知A,B均为集合U={1,3,5,7,9}的子集,且AB={3},(UB)A={9},则A=()
A.{1,3} B.{3,7,9}
C.{3,5,9} D.{3,9}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知,A中有3和9,若A中有7或5,则UB中无7和5,即B中有7或5,则与AB={3}矛盾,故选D.
2.设全集U={1,2,3,4,5},集合S与T都是U的子集,满足ST={2},(US)T={4},(US)(UT)={1,5}则有()
A.3S,3T B.3S,3UT
C.3US,3T D.3US,3UT
[答案] B
[解析] 若3S,3T,则3T,排除A;
若3US,3T,则3(US)T,排除C;
若3US,3UT,则3(US)(UT),排除D,
选B,也可画图表示.
3.如图,阴影部分用集合A、B、U表示为()
A.(UA)B B.(UA)(UB)
C.A(UB) D.A(UB)
[答案] C
[解析] 阴影部分在A中,不在B中,故既在A中也在UB中,因此是A与UB的公共部分.
4.设A、B、C为三个集合,AB=BC,则一定有()
A.AC B.CA
C.AC D.A=
[答案] A
[解析] ∵AB=BB,
又BB,AB=B,AB,
又BB=BC,且BB,
BC=B,BC,AC.
5.(08湖南文)已知U={2,3,4,5,6,7},M={3,4,5,7},N={2,4,5,6},则()
A.MN={4,6}
B.MN=U
C.(UN)M=U
D.(UM)N=N
[答案] B
[解析] MN={3,4,5,7}{2,4,5,6}={4,5},故A错;
MN={3,4,5,7}{2,4,5,6}={2,3,4,5,6,7}=U,故B正确;
UN={3,7},(UN)M={3,7}{3,4,5,7}={3,4,5,7}U,故C错;
UM={2,6},(UM)N={2,6}{2,4,5,6}={2,6}N,故D也错.
6.(08安徽文)若A为全体正实数的集合,B={-2,-1,1,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B={-2,-1}
B.(RA)B=(-,0)
C.AB=(0,+)
D.(RA)B={-2,-1}
[答案] D
[解析] RA={x|x0},(RA)B={-2,-1}.
7.(08天津文)设集合U={xN|0
A.{1,2,4} B.{1,2,3,4,5,7}
C.{1,2} D.{1,2,4,5,6,8}
[答案] A
[解析] ∵U={xN|0
UT={1,2,4,6,8},S(UT)={1,2,4}.
8.(09全国Ⅰ文)设集合A={4,5,7,9},B={3,4,7,8,9},全集U=AB,则集合U(AB)中的元素共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 A
[解析] 全集U=AB={3,4,5,7,8,9},AB={4,7,9},U(AB)={3,5,8},
U(AB)中的元素共有3个,故选A.
*9.(09江西理)已知全集U=AB中有m个元素,(UA)(UB)中有n个元素.若AB非空,则AB的元素个数为()
A.mn B.m+n
C.n-m D.m-n
[答案] D
[解析] 因为(UA)(UB)=U(AB),并且全集U中有m个元素,U(AB)中有n个元素,所以AB中的元素个为m-n.
10.(09江西文)50名同学参加甲、乙两项体育活动,每人至少参加了一项,参加甲项的学生有30名,参加乙项的学生有25名,则仅参加了一项活动的学生人数为()
A.50 B.45
C.40 D.35
[答案] B
[解析] 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人数为(30+25)-50=5人,故仅参加一项活动的学生人数为50-5=45人.
本文导航 1、首页2、***
二、填空题
11.已知集合A={a,b,c},集合B满足AB=A,这样的集合B有________个.
[答案] 8
[解析] ∵AB=A,BA,A的子集共有8个:,{a},{b},{c},{a,b},{a,c},{b,c},{a,b,c}.
12.已知U={|0180},A={x|x是锐角},B={x|x是钝角},则U(AB)=________,UAUB=________,U(AB)=________.
[答案] U,U,{x|x是直角}
13.如果U={x|x是自然数},A={x|x是正奇数},B={x|x是5的倍数},则BUA=________.
[答案] {xN|x是10的倍数}
[解析] UA={x|x是非负偶数}={0,2,4,6,8,10,},B={0,5,10,15,},
BUA={0,10,20,}.
14.用A、B、U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答案] (AU(AB)或(UA(AUB)
[解析] 解法1:阴影部分在A中或B中,故在A阴影部分不在AB中,故阴影部分表示为(AU(AB).
解法2:阴影部分是A中阴影部分与B中阴影部分的并集,B中阴影部分在B中,不在A中,故在BUA中,A中阴影部分在A中,不在B中,故在AUB中,故阴影部分可表示为(BUA)UB).
15.如果集合A中有3个元素,集合B中有2个元素,则
(1)AB中最多有______个元素?最少有______个元素?
(2)AB中最多有______个元素?最少有______个元素?
[答案] (1)5,3 (2)2,0
[解析] 当AB时,AB=B中有2个元素,从而AB中有3个元素.
当A与B无公共元素时,AB=中有0个元素,从而AB中有5个元素.
三、解答题
16.设全集S表示某班全体学生的集合,若A={男生},B={团员},C={近视眼的学生},说明下列集合的含义.
(1)AC;
(2)C[S(AB)].
[解析] (1)AC={是团员又是近视眼的男生}
(2)AB={男生或是团员的女生}
S(AB)={不是团员的女生}
CS(AB)={不是团员但是近视眼的女生}.
17.已知全集U={2,3,a2-2a-3},A={2,|a-7|},UA={5},求a的值.
[解析] 解法1:由|a-7|=3,得a=4或a=10
当a=4时,a2-2a-3=5,当a=10时,a2-2a-3=77U,a=4.
解法2:由AUA=U知|a-7|=3a2-2a-3=5,a=4.
18.设U=R,A={x|x-a0},B={x|2
(1)(2)(3)当B?A时,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 (1)由A={x|xa}知UA={x|xa},
(2)由B={x|2
(3)由B?A知a2,如下图所示
*19.设全集U=R,集合M={x|3a-1
[解析] ∵N,N?UM
①若M=,则UM=R,显然成立.
于是有3a-12a,得a1.
②若M,则3a-12a,有a1.这时UM={x|x3a-1,或x2a},由N?UM得2a-1或3a-13,即a-12或a43,又a1故a-12.综合①②有a1或a-12.即a的取值集合为{a|a1或a-12}.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1 6.9直线的相交(2)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小数除法第7课时调查“生活垃圾”南方新课堂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三倍数与因数第1课时倍数与因数南方新课堂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南方新课堂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四多边形的面积第2课时认识底和高南方新课堂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二轴对称和平移第3课时平移南方新课堂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小数除法第1课时精打细算南方新课堂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小数除法第5课时人民币兑换南方新课堂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小数除法第8课时练习二南方新课堂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1 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1 5.2等式的基本性质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四多边形的面积第4课时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南方新课堂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1 6.8余角和补角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1 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五分数的意义第1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一)南方新课堂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二轴对称和平移第1课轴对称再认识(一)南方新课堂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2 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三倍数与因数第5课时找质数南方新课堂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四多边形的面积第5课时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南方新课堂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1总复习题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三倍数与因数第6课时练习四南方新课堂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1第四章复习题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2 6.3线段的长短比较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小数除法第2课时打扫卫生南方新课堂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1 6.4线段的和差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1 6.2线段、射线和直线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小数除法第3课时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南方新课堂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四多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比较图形的面积南方新课堂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2 6.1几何图形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1第五章复习题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