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9
收藏
由于课本中的四个数字都非常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6+7=13,8+5=13,知道选那两种合适,根本体现不出这两种策略的优越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情绪,认为这是多此一举。讲解时,我这样问学生:试想一下,在这里的杂志的价钱不是
5、
6、
7、8这些一位数,而是两位数,让你凑成的数也不是13元,而是更大的数,你还能一眼看出答案吗?有的学生说能,有的说不能,说能的口算能力比较强,说不能的口算能力比较差。对说能的要表扬,“看来你的口算能力非常强,老师的口算能力不是很好,我就不能一眼看出答案,我还得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们想学这些方法吗?”这样一下就拉近了和说不能的学生之间的距离,并调动了说能的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想老师口算能力不强,能有好的方法和技巧,我也要学学。这样他们就不再认为下面教的两种策略多此一举了,就会认真的跟老师的思路走了。先教尝试调整策略,任选两本,假如选单价是6和8的两种杂志,一算,14元,说明比13多了,肯定得把其中的一本换成便宜的,换哪种呢,还得定一本,把另一本换成便宜的,例如还要6元的,那就得换8元的,把8元的换成7元的,这要正好13元;例如还要8元的,那就得把6元的换成5元的。
使学生知道,当总数大于13时,这两个数都选大,了,肯定得把其中一个数换成一个小一点的数;反之,刚好选的是5和6,这两个数都选小了,肯定得把其中一个数换成一个大一点的数。尝试调整策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灵活的解决问题,并且间接的巩固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接着再教学罗列策略,罗列策略在这里主要是有序的“试算”,体现的思想主要是有序的思考。通过这个两种策略的学习,培养学生尝试调整和有序思考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当数据较大时会非常有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水平测试2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自测题1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计算器的使用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章测试题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单元测试1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章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第四章专题复习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过关训练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水平测试1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求值过关训练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自测题2
七年级数学打折销售过关训练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水平测试4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自测题1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水平测试1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自测题3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测试卷1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自测题4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水平测试2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自测题3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测试卷4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自测题3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测试卷3
七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过关训练2
七年级数学打折销售课堂过关训练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及求值自测题
七年级数学100万有多大过关训练1
七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过关训练1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求值课堂过关训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