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4
收藏
小学生学习数学时需要多做题,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六年级数学上册用代数法解应用题知识点,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解应用题时,用字母代表题中的未知数,使它和其他已知数同样参加列式、计算,从而求得未知数的解题方法,叫做代数法。代数法也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学习用代数法解应用题,要以学过算术法解应用题为基础。我们知道用算术法解应用题时,未知数始终处于被追求的地位,除了要进行顺向思考,必要时还要进行逆向思考,所以有些应用题用算术法解答很困难,而用代数法解应用题,由于是用字母代表题中的未知数,因此只要把代表未知数的字母看作已知数来考虑问题,正确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就可以用代表未知数的字母和已知数共同组成一个等式(即方程),然后计算出未知数的值。这种解题思路直接、简单,可化难为易,特别是在解答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时用代数法就更容易。
小学生在开始学习用代数法解应用题时,可能不大习惯,会受到算术法解题思路的干扰,在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错误。为顺利地学好用代数法解应用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切实理解题意。通过读题,要明白题中讲的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是什么,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2.在切实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字母代表题中(设)未知数。通常用字母x代表未知数,题目问什么就用x代表什么。小学数学教材中,求列方程解答的应用题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
有些练习题在用代数法解答时,不能题中问什么都用x表示。x只表示题中另一个合适的未知数,这样才能顺利列出方程,求出所设的未知数。然后通过计算,求出题目要求的那个未知量。如果一道题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这就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从思考容易、计算方便着眼,灵活选择一个用x表示,其他未知数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要根据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列方程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1)等号两边的式子表示的意义相同;(2)等号两边数量的单位相同;(3)等号两边的数量相等。如果一道应用题的数量有几个相等的关系,并且每一个都可以作为列方程的依据,这时要选择最简便、最明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列方程时,如果未知数x只出现在等式的一端,要注意把含有未知数x的式子放在等式左边,这样解方程时比较方便。但不能在列方程时,只把表示未知数的一个字母x单独写在等号左端,因为这种列式的方法不是代数法,而仍然是算术法。
4.解方程。解方程是根据四则运算中各部分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算。计算要有理有据,书写格式要正确。
解出x的数值后,不必注单位名称。
5.先检验,后写答案。求出x的值以后,不要忙于写出答案,而是要先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检验方程左右两边的得数是不是相等。如果方程左右两边的得数相等,则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如果方程左右两边的数值不相等,那么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就不是原方程的解。这时就要重新检查:未知数设得对不对?方程列得对不对?计算过程有没有问题?……一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源。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也应仔细考虑一下,得出的这个值是否符合题意,是否有道理。当证明最后得数确实正确后再写出答案。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六年级数学上册用代数法解应用题知识点,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2014高二数学寒假作业题精炼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反证法讲解
精选14年高二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
2015高二数学寒假作业试卷练习题
2014高二数学下册寒假作业题及答案
高中2014年高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解析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判别式法讲解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换元法讲解
2015高二数学寒假作业练习
新高二数学寒假作业试卷练习题
高二14年数学寒假作业题及答案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
2014最新高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分类法讲解
高二数学必修5:数列单元试题
2014年高中高二寒假作业
2014年高二第二册数学寒假作业
高二数学寒假作业试卷练习题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高中数学答题技巧经验分享
14年高二数学寒假作业
高二数学寒假学业水平试卷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清晰的数学解题思维过程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分析法与综合法讲解
2014高二数学寒假作业习题精选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高二数学选择题的解法
2014年高二数学寒假作业试卷练习题
精选高二数学寒假作业练习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高二数学填空题的解法
寒假作业答案:高一数学2014年寒假作业答案
2014高二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