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6、5、4、3、2加几》说课稿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一年级《6、5、4、3...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一年级《6...

一年级《6、5、4、3、2加几》说课稿

2015-12-22 收藏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6、5、4、3、2加几,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8加几、7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为学生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奠定基础。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主要应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6、5、4、3、2加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结合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引导法(这一方法主要用与试一试4+9和5+8的教学上)

讨论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节课的新知主要由学生自主探索得出,讨论法将贯穿本节课始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在课的开始,我用多媒体出示兔子出去采蘑菇的场景,并告诉学生小兔子请他们去它家坐客,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提出要想去小兔家要能快速的口算出10+6,9+5,9+7,7+9等几道题,在学生口算完以后我又引导学生比较:9+7和7+9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做准备。

二、探索新知

1、引导列式,探讨算法。

首先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观察小兔子左边有几个蘑菇?右边有几个?并找到问题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得出算法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算法从而引出并板书课题。

2、应用新知

接着让学生完成试一试。汇报时说每一题的算法。比较后两题的不同算法,用多媒体先在4+9上方出示9+4,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先算出9+4=13,从而直接推算出4+9=13,再次为难点的突破做孕伏。

三、巩固练习

在例题和试一试的教学完成后紧接着进行了相关的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的巩固新知。我首先安排学生进行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看一幅图写2道算式,让学生再次感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又一次巩固了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推算出另一道相应加法算式的得数算法的合理性和便捷性。在“想想做做”第2题的教学中,我又适时地引导: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每一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吗?通过这一层一层的设计很好的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深化拓展

“想想做做”第5题的教学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我把“想想做做”第4题改为小蚂蚁搬家的游戏放在“想想做做”第5题之后完成。这样改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想想做做”第4题没有给出学生写得数的地方;二是学生年龄太小,不适合一直算算的。改为蚂蚁搬家让学生抢答,学生的兴趣会更高一些。

而我把“想想做做”第6题的红花说成老师要奖励给学生的秘密礼物,学生会很期待,完成的会更细心、更快。

五、全课小结

小结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再次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结合学生的回顾及时发现学生理解上的不足,给予帮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