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2
收藏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巩固练习,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函数f(x)=-x2+5x-6的零点是()
A.-2,3B.2,3C.2,-3 D.-2,-3.函数f(x)=x-没有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0 B.a0C.a0 D.a03.用二分法求函数f(x)=x3+5的零点可以取的初始区间是()
A.[-2,1]B.[-1,0]C.[0,1] D.[1,2]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定方程ex-x-2=0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为x -1 0 1 2 3 ex 0.37 1 2.72 7.39 20.09 x+2 1 2 3 4 5 ()
A.(-1,0) B.(0,1)
C.(1,2) D.(2,3)
5.函数f(x)=的零点个数为()
A.0 B.1C.2 D.3
6.若方程2ax2-x-1=0在(0,1)内恰有一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1 B.a1C.-10,可得其中一个零点x0________;第二次应计算________,以上横线上应填的内容为()
A.(0,0.5),f(0.25) B.(0,1),f(0.25)C.(0.5,1),f(0.75) D.(0,0.5),f(0.125).在用二分法求方程f(x)=0在[0,1]上的近似解时,经计算,f(0.625)0,f(0.75)0,f(0.6875)0,即可得出方程的一个近似解为________(精确度为0.1).若函数f(x)=ax-b有一个零点是3,那么函数g(x)=bx2+3ax的零点是________.已知方程2x2+(m+1)x+m=0有一正根一负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已知图象连续不断的函数y=f(x)在区间(0,0.1)上有唯一零点,如果用二分法求这个零点(精确度为0.01)的近似值,则应将区间(0,0.1)等分的次数至少为________次.(2009山东卷)若函数f(x)=ax-x-a(a0,且a1)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已知mR时,函数f(x)=m(x2-1)+x-a恒有零点,求a的范围16.若函数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lnx+2x-6,试判断函数f(x)的零点个数17.已知f(x)=(x-a)(x-b)-2,m,n是方程f(x)=0的两根,且a0,f(-2)f(1)0,故可以取区间[-2,1]作为计算的初始区间,用二分法逐次计算.解析:设f(x)=ex-(x+2),则由题设知f(1)=-0.280,f(2)=3.390,故有一个根在区间(1,2)内.
解析:由得x=-3,由得x=e2,故有两个零点.
解析:令f(x)=2ax2-x-1,f(x)=0在(0,1)内恰有一解,f(0)f(1)0,即-1(2a-2)0,a1.
解析:∵f(-2)=e-2-40,f(-1)=e-1-30,f(0)=e0-20,f(1)=e-10.
f(x)=ex+x-2的零点所在区间是(0,1).故选C.二、填空题解析:因为|0.75-0.6875|=0.06250.1,所以0.75或0.6875都可作为方程的近似解.
答案:0.75或0.6875
解析:函数f(x)=ax-b的零点是3,所以3a-b=0,即b=3a,于是函数g(x)=bx2+3ax=bx2+bx=bx(x+1),令g(x)=0,得x=0,或x=-1.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巩固练习,希望大家喜欢。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40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52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38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46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67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36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56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70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59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54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43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31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49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35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57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65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51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39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28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71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61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53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30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33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76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29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68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66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32
脑筋急转弯考考你7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