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6
收藏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30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1)数与代数(共3个单元)
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空间与图形(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置
第二单元——认识钟表
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此外还有实践活动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二)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经历认识左右、前后、上下等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4、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5、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结合生活实际中的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元、角、分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会口算百以内的简单加、减法,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8、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类;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能进行两位数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和书写格式。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重视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使学习变为生活。
4、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5、及时呈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6、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7、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提高。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不定方程
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10个要点
助力奥数,家长必须了解哪些事?
备考小升初数学的四大复习攻略
小升初数学完全平方数考点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余数、同余与周期
小升初数学真题测试卷及解析:数论二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工程问题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综合行程
小升初数学真题测试卷:计数计算卷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分数大小的比较
小升初数学真题测试卷及解析:经济浓度篇
小升初数学常考公式:工程问题
2014小升初备考:数学考试的高分技巧
数学经典题目解读(四):牛吃草问题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余数及其应用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总结
小升初计算专题:整数裂项例题讲解及练习(2)
小升初计算专题:整数裂项例题讲解及练习(1)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解题全秘诀
小升初考试之五大数学复习技巧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约数与倍数
小升初数学常见题型(图片版)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比和比例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时钟问题—快慢表问题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分数拆分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逻辑推理
2015小升初指导:如何学好数学?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手册:数的整除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