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1
收藏
本次口算比赛主要有三大题,第一大题是口算,第二大题是单位换算,第三大题是竖式计算,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题目并不难,但是题量有点大,每个班级都有没有做完的同学,我所教的这两个班八班没有完成的同学较多。三七班的总分数为4598,平均分为88.42,优秀率为84.61%,及格率为94.23%。三八班的总分数为4230,平均分为81.34,优秀率为73.07%,及格率为84.61%。两个班的人数都是52人,但是总分却相差较多,及格率也是七班的较大,明显看出来七班的计算很有优势,而八班的计算有待提高。
我重点分析了八班的口算试卷,我发现八班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出在差生身上,差生的是计算非常差,甚至连简单的加减法都没有学好,更别说乘法了。这就导致了八班不及格的人数比着七班多了好些个。另外一个原因是八班的做题速度有待提高,八班的小孩比较散漫,做题慢,班级里有一个数学每次都考95分以上的学生试卷都没有做完,其他没有写完的比比皆是,因此训练提高八班的口算速度迫在眉睫。
我打算今后每周一最后一节数学课抽出二十分钟的时间来训练八班的口算计算能力和速度,可以通过听算、同桌互相出题、做口算题卡等形式进行训练,另外,对于能力强但是效率低的优等生来说,应该重点提高他们的做题速度,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避免做题过程中出现抠抠摸摸等浪费时间的行为。在周三的补差过程中,要对八班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口算计算训练,从利用手指口算加减法、背诵乘法口诀开始,一点一点的训练,将基础重新夯实。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1 情景图》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4.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3.5、4、3、2加几第2课时》教案及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4.连加连减》教案及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8、7、6加几 第2课时》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学案《6减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5.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板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数学乐园》教学设计板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板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学案《5加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第1课时》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8、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第2课时》教案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和7的加减法》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板书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第4课时》教后反思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7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1.9加几》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第3课时》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7、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学案《3用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2.11~20各数的数数、读数》教案及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情景图》教学设计及作业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2.8、7、6加几 第1课时》教学设计板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学案《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板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