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2
收藏
2013年跟高考已经越来越近,考生们也已经进入了紧张的第二轮复习。下面查字典高中数学网跟大家分享一些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诀窍
一、建议考生仔细研读《考试说明》,把准方向。
在复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清考试内容和要求,把握好复习思路和复习方向以及要达到的目标。要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仔细琢磨历年高考试题,熟悉高考命题的题型和要求,了解命题的走向,做到心中有数。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适量训练,及时补缺。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并且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只有深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及时归纳总结(尤其是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三、梳理知识,锁定重点,精编专题。
建议考生以更大的中学数学观审视学科系统,摆脱传统“主干”的框框限制,整合成“学科通用基础、广义函数体系、几何体系、统计与概率体系”的大体系,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注意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做专门的训练和突击,锁定重中之重,把最重要的知识掌握到较为熟练的程度,不做难题、偏题、怪题,注重典型题型积累。对于高考中重点考查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统计与概率(理科为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平面几何等模块要重点复习。注重科学练评,有效提升实战技能,切忌过分依赖“拿来主义”,要认真反思专题复习的有效性。
四、归纳题型,融会贯通。
高三复习,各类试题做了几十套,挑选5至10套有代表性的好试卷归类整理,将试卷中既能考查重要的基本概念,又能考查考生能力的好题再熟悉一遍。单独看某一套题还看不出命题规律和解题规律,如果将这些试卷放在一块进行比对分析,就能发现命题规律,也能发现同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从而达到弄透一题、旁通一类的目的。
五、重视模拟考试,提高实战能力
考生要把平时考试当成高考,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找出原因,消除遗憾。
六、加强审题指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是基础,审题是关键,方法、技巧是保证,这是解答问题的三要素。在审题能力上,要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注意命题设问的指向性要求;要学会读懂材料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
七、保持平静心态,消灭常规失分。
要有题序变化的思想准备、高选拔性试题位置变化的思想准备。做数学试题,心情越不平静,就越做不出来,或越容易出错,要能保持平静的心态,从容应对、自信应对。
查字典高中数学网特别提醒
高考数学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做题的技巧和临场发挥。考生在复习中要不断积累做题经验,选择题尽可能小题小做;解答题要做到“规范表述少跳步,得分点处写清楚”。此外,考试时要调整好心态,不能让试题的难度、熟悉程度影响自己的情绪,力争让会做的题得全分,不会做的题尽量得步骤分。
2016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轴对称测试题(有答案)
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有答案)
初一数学家庭作业之点和线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同步练习(含答案)
相反数检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42016年初中七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练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单元检测题10套(含答案)
2015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教案: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单元检测(附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绝对值与相反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教案:有理数和加减法
初一上册数学一单元教案: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检测试题及答案
正数和负数同步练习(附答案)
有理数加减法同步练习(含答案)
2015初一第二学期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201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教案:《认识三角形》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轴对称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之有理数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一阶段检测试题(附答案)
数轴检测试题(含答案)
初一第一学期数学教案:整式
2015初一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有理数的乘方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考试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