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收藏
立体几何是3维欧氏空间的几何的传统名称- 因为实际上这大致上就是我们生活的空间。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整理的立体几何的基本问题总结,请考生认真学习。
立体几何中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个是求角度,一个是求距离。
1求角度的问题:一般解法的关键是把所求角放在一个三角形里,最好是直角三角形,这样解三角形就可以了。一般的线线角都可以尝试这种方法,即若角不在三角形里,就注意角的两边,在两边上找到合适的点做出三角形后解此三角形。
求线面角和二面角一般是转化为线线角。这里一定要先尝试三垂线定理。个人经验表明至少80%的线面角、二面角题都靠这种方法,极少数情况下,若发现线面角和面面角可以直接转化为线线角(比如求二面角时发现题目已经给出一个垂直于两平面的平面C,那么此平面C与那两个平面的交线的夹角就是二面角)的话就直接求。而三垂线定理的核心在于那条和平面垂直的线,若题目中给了一条线垂直于一个平面的话就要特别留心加以利用,若没给就往往需要自己做一条。用三垂线定理可以把所求角转化为线线角并直接放到直角三角形里,是求线面角、二面角最常用的方法。
2距离:记住异面直线的距离常常是没法直接求的!公垂线给了能直接求,公垂线没给的话可能一天也找不到它在哪里。常用的方法是找一个包含一条直线并与另一直线平行的平面,转化为线面距离,或者面面距离。但线面距离和面面距离有时也不好求,常见的方法是再转化成点面距离,然后用三棱锥三组底与高乘积相等的办法,即体积法可以求出点面距离。
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只要掌握了问题的核心,就是把所求问题化繁为简,这样接下来的求证部分就能顺理成章的完成了。立体几何部分是数学知识中独立存在的部分,和其他数学关系不大,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摸寻规律并掌握方法,就会学得很好。多练习多遇到不同体型是有效提高这部分成绩的最好的办法。
立体几何的基本问题总结的全部内容就为考生分享到这里,查字典数学网希望考生可以随时有进步。
2017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平面图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练习题:第一学期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书模板
2016年秋季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训练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2017中考数学考前指导:精准训练补漏洞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课后训练题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
教研文章 小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中考数学一模试题练习2017
小学三年级数学笔算除法同步练习题:第一学期
2017年小升初数学考试模拟试卷
中考数学备考一模模拟试题2017(练习)
精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每课一练
精选人教版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优秀数学教研论文 让猜想走进数学课堂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导学案教学案
2017年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备考)
2017年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及答案(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减法》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2017小升初数学重难点知识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教学案
2017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有答案)
2017中考数学复习必备:初中数学公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