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教案1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教案1

2015-12-10 收藏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借助直观材料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直观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 ;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进行整千数加减的口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整千数和一万,会并结合具体的情景感受较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3、在探索中得到自己的方法和结论,并与同学交流,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对所学的数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重点、难点: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建立一万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逐层深入,感知体会万。

1.认识各种线段的长度。

拿出事先剪好的10毫米的毛线,一边在尺上比划一边将毛线粘在黑板上。

提问:你们能10毫米10毫米地数,数到100毫米吗?

学生数的同时课件配合,然后板贴100毫米的毛线。

提问:刚才你们是数了几次从10毫米数到100毫米的?

那么,也就是说,10个一十是一百(板贴)

提问:那么你们能数10次,从100毫米数到1000毫米吗?

同上操作。(板贴:10个一百是一千)

谈话:哇,同学们,很了不起,毛线越来越长了。千是我们小朋友目前学到的最大计数单位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尝试更大数的学习,有信心吗?

不过,我有个要求:那就是待会要配合我的节奏,慢慢地,1000毫米1000毫米地数,因为我要在每个1000的那里用透明胶做个记号,好吗?

学生数的同时老师将1000毫米的毛线在线团上一段一段地展示出来,直至量到10000毫米。(两个同学绷着毛线,在整千数处老师用透明胶做标记)

及时巩固:师生共同观察,先请几个学生单独数,再同桌一起数,最后全班一起数出1000,2000,3000,4000,,10000。

刚才大家数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整千数和一万。(板贴课题认识整千数和一万)

那1000和10000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板贴10个一千是一万

2.感知体会万

听了一万这个数,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会觉得一万非常大。)

是啊,咱们看看这1毫米和10000毫米之间的差距,确实,10000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还可以举个例子:你每天吃一个苹果,一年能吃多少个?一万个苹果要吃多久?(接近三十年)。那个时候你们都怎样了?

3.借助计数器再次认识

谈话:我们再来看看,只有一个计数器的时候你们能不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十个十个地数,会数到100,这样就产生了百位;一百一百地数,会数到1000,这样就产生了千位;一千一千地数,会数到10000,这样的话?

学生必定会想到新增数位万位。

然后就请学生填写数位顺序表。学生在书上完成填空、校对。

二、读写整千数。

1.教师先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出3粒珠。

提问:千位上的三粒珠表示多少?谁能把这个数写出来?指出:3个千是3000。

提问:3后面的3个0表示什么?

2.指名在计数器上拨出五千。让学生说说有几个一千。提问:你们能写出来吗?写在书上。然后读一读。

3.现在老师要做一个动作,请同学们看完后编一道算式。老师操作5粒珠子中拨去3粒。学生列式:5000-3000=2000

那你们能在计数器上算加法吗?

5粒珠子,再加5000是多少?

对了,这就是一万,谁会写呢?

10000后面为什么要带4个0啊?

三、练习巩固、深入感悟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整千数和一万,现在我们就要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真的很优秀的认识它们。这样,我们来个一万毫米长跑测试题。老师要出一些题目,每征服一道题目就算你跑了1000毫米,老师就在1000毫米处粘一个小脚丫。如果谁能全部征服,那就代表你能坚持跑完一万毫米,说明你是非常厉害的,好不好?

1.1000毫米。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填空后,问:7000是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学生讨论,指名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2.2000毫米。想想做做第2 题:读数。

3. 3000毫米。想想做做第3题:写数。

4. 4000毫米。想想做做第4题第一行。

出示第一行计算题,指名说说怎样计算,让学生掌握方法。

5. 5000毫米。想想做做第4题第二行。

6.6000毫米。想想做做第5题。

看,这位运动员已经跑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学生列式解答,集体校对。

我们小朋友已经完成了6000毫米,那我们离10000毫米还有多远呢?

7. 7000毫米。想想做做第6题。

(1)读题,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

(2)请学生独立算出合计数。

8. 8000毫米。想想做做第6题。

你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桌互相提问。

9. 900010000毫米。想想做做第7题。

谈话:离终点只有2000毫米了,如果这一题你能全部做出来,就可以跨一大步代表2000毫米,如果你没有成功,那么你只好停留在8000毫米的地方了。

学生先独立解题,然后模拟情境:我们现在都不知道小明家和冬冬家在少年宫的哪边呢,这样吧,我们就请3位同学上来表示一下,好吗?

当两家分别在少年宫的两边时,两家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呢?谁来列式?

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当两家分别在少年宫的同一边时,两家之间的路程又是多少呢?谁来列式?

四、总结新课、归纳提高。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有的小朋友跑到了终点,取得了10000毫米的最终胜利,有的小朋友很是可惜,没有挑战成功,停留在了8000毫米的地方。不过没有关系,老师想对你们说:你们的学习之路还很长,你们还有很多机会,希望你们抓住每个机会,争取进步多一点,好吗?

现在我们再来把我们的每一个脚印读一遍:1000、2000、3000、10000。

这些就是我们学习的认识整千数和一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