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收藏
高考数学复习的主题是题型归类,重视模拟,以下是数学复习七个备考建议,请考生参考。
一、建议考生仔细研读《考试说明》,把准方向。
在复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清考试内容和要求,把握好复习思路和复习方向以及要达到的目标。要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仔细琢磨历年高考试题,熟悉高考命题的题型和要求,了解命题的走向,做到心中有数。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适量训练,及时补缺。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并且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只有深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及时归纳总结(尤其是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三、梳理知识,锁定重点,精编专题。
建议考生以更大的中学数学观审视学科系统,摆脱传统主干的框框限制,整合成学科通用基础、广义函数体系、几何体系、统计与概率体系的大体系,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注意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做专门的训练和突击,锁定重中之重,把最重要的知识掌握到较为熟练的程度,不做难题、偏题、怪题,注重典型题型积累。对于高考中重点考查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统计与概率(理科为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平面几何等模块要重点复习。注重科学练评,有效提升实战技能,切忌过分依赖拿来主义,要认真反思专题复习的有效性。
四、归纳题型,融会贯通。
高三复习,各类试题做了几十套,挑选5至10套有代表性的好试卷归类整理,将试卷中既能考查重要的基本概念,又能考查考生能力的好题再熟悉一遍。单独看某一套题还看不出命题规律和解题规律,如果将这些试卷放在一块进行比对分析,就能发现命题规律,也能发现同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从而达到弄透一题、旁通一类的目的。
五、重视模拟考试,提高实战能力
考生要把平时考试当成高考,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找出原因,消除遗憾。
六、加强审题指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是基础,审题是关键,方法、技巧是保证,这是解答问题的三要素。在审题能力上,要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注意命题设问的指向性要求;要学会读懂材料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
七、保持平静心态,消灭常规失分。
要有题序变化的思想准备、高选拔性试题位置变化的思想准备。做数学试题,心情越不平静,就越做不出来,或越容易出错,要能保持平静的心态,从容应对、自信应对。
数学复习七个备考建议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数学网希望对考生复习数学有帮助。
【必修2】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3
【必修2】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必修2】1.2《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4
【必修2】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3
【必修2】2.1《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2
【必修2】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必修2】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2
【必修2】3.2《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
【必修2】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2
【必修2】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4
【必修2】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
【必修2】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2
【必修2】2.1《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1
1.3算法案例(第三课时)(必修3)
【必修2】1.2《直观图的画法》
2.1随机抽样习题课(必修3)
【必修2】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
【必修2】2.1《平面》
1.3算法案例(第二课时)(必修3)
【必修2】1.3《球的体积和表面积》2
【必修2】3.2《直线的点斜式方程》2
【必修2】1.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3
【必修2】2.1《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必修2】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
2.1.3分层抽样(必修3)
【必修2】1.1《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必修2】3.2《直线的方程》1
【必修2】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4
【必修2】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2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必修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