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收藏
1.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并以1厘米为标准进行估测
学生通过对直尺的查看,能知道1厘米的长度,但离开直尺,在生活中估算时,往往与实际长度相差较大。这就需要用多种方法加强学生对厘米的认知。
突破建议:
(1)直接用手在直尺上比划1厘米的长度,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大约是1厘米。
(2)给学生提供利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机会。如测量铅笔、橡皮等常见物体的长度。
(3)教师拿一粉笔盒,学生猜测高大约几厘米,然后再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或教师说一长度,如:6厘米,让学生先用手比画,然后放在尺上验证。
2.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平时测量时我们大多用完好的直尺,只要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再看物体的右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但如果0刻度没有了,学生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就会经常出现问题。
突破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观察尺和用尺量体会测量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并引导学生领会为什么测量时,尺的刻度0要与所测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2)用有破损的直尺(没有刻度0)测量物体的长度,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
3.建立米的长度观念并以1米为标准进行估测
米的长度对于厘米来说,学生更难以把控,需要通过比画、比较、实际测量等多种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米的长度表象,积累测量长度的活动经验。通过比画1厘米与1米的长度,使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估测,不至于产生1米=10厘米的错误。
突破建议:
(1)通过米尺建立1米的表象。
(2)先目测物体的长度,估算大约几米,然后用米尺测量,检验自己估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3)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适合用米去描述,如:楼房的高度、大树的高度、操场的长度、马路的宽度等等;哪些物体的长度合适用厘米去描述,如:书本的长宽高、铅笔的长等比较小的物品。在对比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长度表象。
4.米与厘米的转化
突破建议:
对于1米=100厘米学生不难理解,也不难记忆。但在具体的转化过程中容易产生错误,特别是它们之间的逆向思维:100厘米=1米,学生往往不够熟练。在平时的学习中需要通过不同的转化形式加强练习。
5.认识并画出线段
突破建议:
(1)理解线段的特点。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从多种物体中抽象出线段的直观图,然后归纳出线段的特点:直的、可以量出长度。对线段的特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再从各种不同的线中找出线段,通过对比加深对线段特征的理解。
(2)按给定长度画线段。
从0刻度开始画起,笔一定要沿着尺子的一边,要求几厘米就画到几,画好将两端画上点,并标上线段的长度。
6.估测物体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突破建议:
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长度估测的基础上,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估测。如:课桌的宽是60米还是60厘米?方法一:一张课桌的宽还不到1米,所以不可能是60米;方法二:根据1厘米的长度估计出10厘米的长度,再根据10厘米的长度估测出60厘米的长度,跟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因此是60厘米。千万不能简单地判断,不是60米就是60厘米,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也不利于今后长度单位的学习。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实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圆外切四边形
小学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5年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平行线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口诀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下学期工作总结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等边三角形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圆与圆
四年级数学工作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总结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多项式四则运算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圆与直线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三角形外心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切线
2015高一数学组下学期备课计划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一次函数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因式分解
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三角形内心
五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三角形垂心
高一数学教学设计方案2015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关于第四章第五章
2015年高三数学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设计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因式分解步骤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