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收藏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时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的理念,运用多种方法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下获取新知。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独立思考等新的学习方式,独立探索出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于教材难点的处理。教师首先让学生试一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计算出经过的时间,然后介绍了两种方法:推算和线段图,并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说一说。这样的处理,对于班级基础较差的班级,确实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2、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基础上解决两个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3、层次清晰。本节课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楚,由易到难,先从整时到整时,再从几时半到几时,最后是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这样的设计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
同时我也想提出几个建议:
1、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都是按照时减时,分减分的方法来计算的,可能教师没有完全理解学生的意思,当一位学生说出了这样的方法后,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介绍了用线段图的方法。这涉及到算法多样化的问题,即学生没想到的方法是否要提,书上介绍的方法是否一定要讲。我的观点是: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最好的方法。
2、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由于教学时间较紧,那么最后一题是否可以不讲,而直接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一节课的时间,这样的处理是否更好。另外,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认真倾听,抓了其中有用的信息,及时调控好教学环节。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教案
北师大版第一册教案20
(苏教版)一年级课题二 比一比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设计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设计之二
《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一册教案31
小学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与巩固练习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加减混合
北师大版第一册教案30
北师大版第一册教案35
(苏教版)一年级【四】练习七
(苏教版)一年级认识=、》、《
北师大版第一册教案17
北师大版第一册教案
《认识6和7》教学设想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与整数相乘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七.分与和(一)2—5的分与和
“9加几”教学设计与评析
(苏教版)一年级 八加和减 5以内的减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有关0的加、减法
北师大版第一册教案33
(苏教版)一年级和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
(苏教版)一年级【三】8、7加几和十几减8、
11-20各数的认识
数一数的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