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一种美丽,植一种思想 ——《周长是多少(实践活动)》教学案例及解读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播一种美丽,植一种思想...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播一种美丽...

播一种美丽,植一种思想 ——《周长是多少(实践活动)》教学案例及解读

2015-12-04 收藏

数学活动课,无可避免地有着一个共性热闹。生动有趣的情境,五花八门的学具,足以让孩子们小脸通红、小手直举,教师更是在教学设计上费尽了心思,所以很多活动课,乍一听都是成功的,可仔细品味,总觉得似乎还不够味,或者说听完之后味道便散了,有时甚至难以再忆起,那么能否有一种味道留于唇齿之间,忆之弥香呢?在《周长是多少(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我作了一些尝试,尝试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一种温暖的美丽,尝试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一种策略和一种思想。

案 例

课前游戏

反口令:坐下,起立,坐下,坐下,起立,下课,(班长:坐下)

活动一 想一想

1.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师出示小黑板,露出图形的一部分,让学生猜是什么图形。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

2.其他图形的周长计算。

(1)量线的长度求周长

师:同学们学得真棒,陈老师送你们一个礼物。

师出示红线(长100cm)围成的心形。

师:希望你们能用一颗装满爱的心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认真对待学习的每一天、每一堂课。

问:那这颗爱心的周长是多少呢?

指名回答。

师将红线拉直,拿出较长的尺(50cm),请学生说量法。

师拿出较短的尺(20cm),请学生说怎么量。

师:那如果尺子更短一些,该怎么办?

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善于变(板书),变一种想法,变一种做法,很多本来复杂的问题通过转变就会变得更简单、更巧妙!我们学数学不光是学做几道题,而是要学会怎样更灵活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2)平移求周长。

师出示P69量一量的左图。

问:它的周长怎么求?

小小组讨论,汇报。师演示平移过程。

出示量一量的右图,同上教学。

问:这道题和前面一道题有什么不同?

师:刚才两个图形通过边的移动,求周长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活动二 摆一摆

师:陈老师觉得,学会合作也能让我们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下面一个活动就需要小小组合作,看哪一组最会合作,完成得最快。先听好要求,每组都有10根3cm、10根5cm的绿色纸条,请每个同学围出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并口算出它的周长。同组同学尽量不要摆得相同,摆之前一定要先商量好哦,开始吧。

小小组活动,一组上黑板摆。

上黑板的同学汇报计算方法。

问:哪一组同学认为你们合作得很好的请举手,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合作的吗?

活动三 拼一拼

师:刚才的活动中,同组同学齐心协力,摆出了各种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正确算出了它们的周长,下面这个活动啊,更需要组内同学的全力合作,因为它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了,有没有信心?

师:看作业纸上的拼一拼,这道题的要求请自己去看明白,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一边拼,一边填表,最后根据第2点的提示认真思考,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在组内说一说。

活动四 估一估

问:同学们,前面几个活动我们主要解决了和什么有关的问题?

师:我们通过动手,动脑,算出了各种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出示课题)。有个成语叫学以致用,学会求周长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看作业纸,估一估。师读要求,提示:材料袋里的东西可以自己选用。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快乐吗?是啊,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个问题时,那种成功的快乐是心底里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得到,希望你们每天都能获得这种快乐!

解 读

一.播一种美丽

美丽有很多种含义,只要能激起人心里一些美好的感觉和情感,这都可以叫做美丽。在众人印象中的冷冰冰的数学,其实也蕴藏着那么多可以称作美丽的东西。

笑是温暖的,也是美丽的,师生之间以微笑问候,这便是一种温暖的美丽。教师如能常带微笑,便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以放松愉悦的状态投入学习。

课始,教师将长方形露出一部分,形似正方形,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图形。有些学生未加思索,就回答是正方形,当图形全部显示之时,学生心呼上当,一笑之余,明白了一个道理:看事物不能只看一部分,要全面了解然后再下结论。这种小骗局是一种教学设计上的机智,有着一种幽默狡黠的美。

在求其他图形的周长时,教师出示了一颗用红线围成的大大的爱心,教师利用这个爱心适时地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说怎样求周长时,一个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用线将这颗爱心围起来,然后再量这根线的长度。教师本来以为,学生会直接说把线拉下来量长度,教师随即评价:这颗爱心本来就是用线围成的呀,为什么还要用别的线去围呢?哦,老师知道了,你是个爱美的孩子,舍不得破坏这么美的一颗爱心是吗?又是一次爱和美的教育!由爱而生的美丽最是细腻,也最能让人感动。

二.植一种思想

数学教学不能只教授题目的解法,这只能应付一类题,应付眼前的学习任务,我们更应该在学生的数学素养中种植一种解题的思想和策略,在本课的活动中,学生较深刻地体会到了要想更巧妙更有效快速地解决问题,必须学会转变,学会合作。

在量围爱心的红线长度时,教师故意给学生一把较短的尺(50cm),学生上台,分两次量出了红线的长度,教师追问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法时,有学生将红线对折,一次量出红线长度的一半再乘以2;教师又拿出更短的尺(20cm),学生随即想出了把红线对折两次的办法,量出长度再乘以4;教师再假设如果尺子更短呢?学生又想出了对折3次的办法。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数学思想和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学会变,变一种想法,变一种做法,转变会让事情变得更简单。在接下来的平移求周长的环节中,学生通过转变,将本来复杂的图形变成了已经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那种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喜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转变确实是一种很有用的策略。

很多课堂上的合作活动就算组内同学没有很好合作,也能完成,然而在摆一摆这个活动中,如果合作得不好,那么最慢的那位同学可能会拼不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再者,活动有个要求:同组同学尽量不要摆得相同。这就更增加了合作的必要性。最后教师追问合作情况,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只有合作好了,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所以,学会合作,也是一种策略、一种思想。

在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后,给予又一个需要合作的活动拼一拼,在合作中,组长的组织安排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分工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活动的效率。所以,教师平时应当注重对小组合作的指导。

本堂课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教案设计中体现了多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而且在解决具有挑战性难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思考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堂课上感受到了种种数学的美丽,学会了一些学习的策略,体验到了一些数学思想和理念。这些知识以外的具有更久远的教育意义的东西,才最能让学生受益无穷、并久久回味!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