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数学课堂提问的几个有效做法_课题研究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高效数学课堂提问的几个...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高效数学课...

高效数学课堂提问的几个有效做法

2015-12-04 收藏

目前,我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建议,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要不断扩展自身的功能,努力使知识到传播、信息的辐射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作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去选择信息,把信息变为知识,使学生能在课后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里纲举目张,触类旁通。从而能够适应以生为本的课堂。传统的教学活动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活力、有生机。教无定法,教要有法,同样, 问无定法,问要有法,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设问,成功的设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把握数学课堂设问的艺术,是教师展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画龙点睛之笔。数学课堂的设问要和课堂具体环节的目的、时机、作用相结合,讲究设问的方式的科学性。

我认为高效课堂除了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模式,高效数学课堂也要讲究提问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重点、难点、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就高效数学课堂提问的几个有效做法谈谈提问的艺术。

一、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节知识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 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如教乘法的意义时,出示4+4+4后,问在这个加法算式中什么相同?(加数)接着问有几个?(3个)也就是3 个4相加,我们就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叫做乘法。于是4+4+4就可写成43或34,这样有问有讲,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就理解了。

二、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 、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

三、化难为易,简练为之。

要上好一节数学课,单靠一两个问题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讲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分析题意,从问题入手,找到与问题有关的已知条件,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算式并解答。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道题的解法,有时不只是一种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五、教师还要注意提问的语言。

我认为,提问的语言必须抑扬顿挫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还必须准确精炼让学生听清楚提问的内容和要求。切忌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或者过多地釆用对不对、什么叫等问法,这样只会使学生感到乏味、累赘,从而养成死记硬背或未经认真思考就随声附合等不良习惯,那就难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了。

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教师,应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 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只有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学生才会有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