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_课题研究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谈如何减轻小学生的课业...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谈如何减轻...

谈如何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2015-12-04 收藏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顽症,它的普遍性和久治不愈,已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差不多每隔几年,这个问题就要重提一次。身为一名小学教师,亲身经历和目睹小学生沉溺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被剥夺了少年的自由和童趣,不但束缚和影响了少年儿童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发挥,有背于素质教育的宗旨,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果能为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找出有具实效性的方法和手段,对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以及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对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分析

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对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都有不同的做法和结果。

1、为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试行)》,除了严格规定中小学生的作息时间外,还明确了中小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其中高中学生每天不得超过2 小时作业量,初中生不得超过1.5 小时作业量,小学中高年级不超过1 小时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2、针对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国家统计局调查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制定简单、可行性强的减负制度。二是聘请义务监督员,成立执法检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三是建议实行一把手责任制,把减负作为学校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违纪事件及时予以通报。重视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减负不减质。四是向社会公开征集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举措与建议。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小学生减负的重要意义,避免出现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状况。

4、上海曾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工作组,先后两次调查8700 多名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几百名教师和上百名校长,经调查研究后得知,在这种重负下,学生的体质不健康,他们玩的机会很少,看的课外读物很可怜。对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素质的提高很不利。有少数中小学生(上海大约有7-10%的学生)已经产生了某种疾病和心理偏差,如视力减退,厌学,看到考试发抖,在家里形成内向、孤僻、封闭和逆反的心理,极少数甚至走向自杀的极端。

二、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人为本。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繁重的课业负担严重的摧残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束缚在老师和家长布置下的题海中,不仅没有创新能力也缺少社会责任感。这几年的两会期间,年年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提案,充分说明了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的严重性和尽快纠正的迫切性。

作为学生,他们不能没有学习的任务和责任,因此也就不能没有负担。但是学生是一名身心正待发展成长的人,其所能承载的任务和责任是有限的,当负担适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时,就会促进青少年的发展;超过一定的度,即学生的负担过重,不适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时,就会阻碍、压制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减负是减去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过量的学习负担,如果对其能力允许范围内的负担也不加分析地减轻,则必然会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从而降低教育质量。 [2]因此,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不降低教学质量,这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在学校中进行的深入调查和研究,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成为减轻课业负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1、开展减量不减质,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优化作业设计,学生有权自主选择作业。

2、杜绝使用教辅材料,避免学生重复做大量的习题;不参加课外补习,避免使学生产生课堂学习效率低,就靠课外补的思想,使家长走出靠补课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误区。

3、教师对作业内容、时间和完成的形式、作业完成的过程、作业管理、作业评估等全方位地给予指导。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有效性;创造有效合作学习,科学探究的教学环境,用以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目标。

4、开展精编精选习题,学生自编自选习题。

5、班主任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把家庭作业确定在两方面一种是主题性作业少而精,一种是拓展性作业,有代表性,不参加课外补习班,按测试成绩学生有权自主选择作业类型和数量;以小组研讨形式自编自选作业题,可以因人而异,主要以拓展性为主,开展相应的答题和知识竞赛,拓宽学生的视野,利用期中和期末来检测学习效果,针对不同年级,制定一套减轻课业负担的有效方案,形成模式和规律。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不懈努力,定会使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轻,使众多小学生脱离题海,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活动,学生可以有展示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使其思维活跃,敢于创新,自主学习,团结协作,还孩子们一个天真、愉悦的童年,同时也能为我们的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