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_课题研究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教师的人格...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015-12-04 收藏

一、 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

1、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通例,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影响.什么称为人格?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而教师的人格则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人格可称为个性,它是一个具有一定倾向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又可表述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第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第三,个性的自我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现代汉语词典对魅力的释义为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自身非权利影响力,是一个人的人格,人品、学识,兴趣、才能、情感意志、体力等素养的综合,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综上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即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自身的修养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2、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来的,它来源于渊博的学科学识,教书育人的能力,过人的学术水平以及完善统一的道德情操。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仅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在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上也胜人一筹,相比之下,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更容易获得事业的成功.正如马克思所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而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的性格才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并受益终身。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学会终身学习,不断拓宽学习领域,不断完善自己知识,增长多方面的才能,认真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高尚的人格魅力。

二、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情感优化有陶冶价值。

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美国的鲍德温研究了73位教师与100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

有一则报道:1997年12月5日9时45分,陕西径阳发生4.8级有感地震,西安市在同一瞬间震颤。某大学校园四楼的一所教室。一位白发的老教授正在给学生讲课。大楼摇了一下,所有的学生连同教授的身体摇了一下。教授的心一惊:可能是地震。开口时却说:同学们有序离开教室,到教学楼前的空地集合。 学生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鱼贯而出。另所教室里,一位打扮入时的女教师正在给学生讲《人生哲理》。大楼摇了一下,女教师大惊,喊了一声:地震啦!率先冲向门口。至于她身后的学生如何乱作一团,她不得而知,只感到一股强大的人力推挤着她向下奔所有的人都集中到楼前的空地上,学校领导清点人数:只有老教授未下来。正在这时,老教授出现在楼口,镇静得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同学们一齐欢呼冲上来围住了他。细心的人发现:他手里还提着一双高跟鞋那是女教师为便于逃跑踢脱在楼道的。事后清查得知:老教授和他的学生全部安然无事,而女教师的那个班,有三名女生扭了脚,一名女生跑掉了鞋。

地震给学生上了一课,让他们学到了大学四年乃至一生都不易学到的东西:危难时刻,彰显人格。(摘自《中外期刊文萃》第9期,作者:霍忠义)

教育研究表明,富于同情心,有热情的教师往往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当教师热情并多方鼓励学生时,学生更富有创造精神。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情,对待学生要热情、真诚。教师还必须注意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的养成。因为,这些情感不仅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有激励价值,对信念、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有陶冶价值。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能及时合理的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同时,也能控制和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为成功的教育创造健康到环境,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健康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感。

有这样一个事例:一次,李老师刚走到卫生间门口,一个平时她非常得意的学生正好从卫生间里出来,一见她,冲口而出:呀,李XX也来了!学生一出口就觉得失言了,便满脸通红。李老师却笑了一笑,对她说:嘿,今天老师特别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仍红着脸摇摇头。李老师说:因为今天老师发现自己多了一个朋友。我现在知道,我在你的心中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你说这不值得我高兴吗?几句调侃似的话语很快就化解了那个冒失鬼的尴尬,师生关系更随和了。

对待学生直呼老师姓名,或给老师取绰号,许多老师认为这是学生对自己的不尊,就会把学生狠狠地克一顿,但学生背后喊得更厉害了。可李老师却把它当作是一种亲密无间的师生情感体现,从而更赢得了学生的尊敬。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如果当老师成为了学生的对立面,便无法走近学生的心灵,无法与学生达到感情的沟通,也就无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因此,现代教育要求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进行自身人格魅力的铸造,不是把自己铸造成学生敬畏的严师, 而是铸造成为学生心悦诚服的良师益友。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交织在人们的思维中成为一种刺激,往往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不应只有严父的面孔,更要有慈母的心肠,用真挚的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情感关系。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有成功的欢乐,挫折的失意,有获得真情喜悦,遭受非议的苦恼,这些情绪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时还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使心理上获得平衡。当学生的学习不尽如意时,要帮助找出原因,肯定成绩,多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表扬,指明方向,使学生振作起学习的精神。当学生的生活遇到困难时,要尽可能给予帮助,困难时拉一把会使人感激不尽。当学生的情绪低落时,教师应从分析心理入手,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开思想疙瘩,从烦闷中解脱出来,使之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有和风细雨的心态给予包容,用慈母般的、发自内心的爱批评指教。

教学实践还证明:教师本身的情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如果教师有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本门学科,以饱满的情绪带领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正象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所以,老师上课要全身心地投入,用生动简练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推理,将自己对所教学科深深热爱的激情融于每一节课中,去吸引学生听课,激发他们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并使他们建立起持久而牢固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通过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利用他们的心理动力因素去加以补偿,仍然可以取得较好的心理成果。

三、让教师人格魅力之光照亮学生心灵

1、教师在节生的眼中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我们整个民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和实践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育思想,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教师要满腔热情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身心扑在教育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精力无私奉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从中实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其影响下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

2、一个理想的老师仅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不够的,要想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而紧紧吸引着自己的学生就要同时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此外,教师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也十分重要,因为这不仅有益于自身素养的提高,表现出人格美和教学艺术美,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不只用眼而且用心去感受真、善、美。

3、对学生而言,教师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响力。但我们必须认清如果这种影响力是建立在教师身份所赋予的权力基础之上的,那是不稳固的。而如果这种影响力是靠教师的人格魅力赢得的,那就相当持久而强大了,这种影响甚至可以强大到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高尚的德行和追求,会随着他(她)的教学深入学生心田,从而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而作为教师,要想真正培养出新一代的栋梁之材,就必须随时随地以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使学生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而这种教育将会使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职业选择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学生学会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全人格、人际关系的调整能力,自强不息的品德意志.体会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重大影响,在教学中应该时刻紧记在心,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能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师个人魅力的手段、机会,都不应轻易放过,要不遗余力地去争取,努力成为能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的优秀教师,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