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收藏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努力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数学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过分的照顾帮助,太多的言传身教,总是要求学生与老师相似的思维方式,钳制了学生的大脑、双手和嘴巴,牵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乐趣,封杀了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会,无利于学生的求知和发展,最终将有碍于学生日后适应社会。
教师角色:进行微格教学片断的扮演。
学生角色:扮演学生的角度的教师要努力从学生的情况出发,对问题进行回答。
如(1)提问后学生没有任何表示,看教师如何处理沉默;
(2)提问后学生不会答,看教师如何重复或重述问题;
(3)提问后学生不明白问题,看教师如何解释题意;
(4)提问后学生支吾以对,看教师如何启发诱导;
(5)提问后学生的回答一部分正确一部分似是而非,看教师如何提示和探询;
(6)提问后学新课标提出的解决问题总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数学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数学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维,提示学生学习重点,给予教师反馈信息,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联络新旧教材等功能。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问题的有效性差,问题的水平偏低,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提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有很重要的意义。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一共有四个方面:第一,精心设计问题,保证提问的科学性。包括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设计问题;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问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设计问题。第二,掌握多种方法,保证提问的可接受性。包括迁移法、分合法、比较法、绕道法、产婆术、开放法、变化法。第三,捕捉发问时机,保证提问的有效第四,展示结果和答案,保证提问的评价性。
4、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包括首先明确学生回答的正确性;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延时进行判断性评价;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良性评价。
5、最后,实施教学策略的四条原则,即突出重点,难易适度;启发诱导,发展智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联系实际,灵活选择。另外,实施策略的注意点,在技术上的注意点有五条: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避免随机指答,课堂提问要留出侯答时间,课堂上的表扬要适可而止,教师要控制发问数量;在指导思想上应该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生迅速做出反应,要求回答问题,答案完全正确,看教师如何评价和鼓励。
小学生数学文化《我国古代珠算、筹算的历史》
经典数学文化故事精选:数学史上的一则冤案
数学文化:小学生数学儿歌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混合》专项练习题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级专项能力练习题
趣味数学文化赏析:被人偏爱的数字7
最新小学数学文化小故事:欧拉的故事
小学生数学儿歌欣赏:能被2、5、3整除的数
最新小学数学文化《圆、圆柱、圆锥》
小学数学文化经典故事:数学史上最无耻的局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
趣味小学数学文化之数学传统最悠久的国家
小学数学文化小故事:美丽的植树图案
数学文化数一数拍手歌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文化:数一数拍手歌
小学生数学儿歌:比、除法和分数
小学生必读的数学文化故事:数学家高斯
小学数学文化名言名句大全
2014年小学数学文化之比例与反比例
2015最新小学数学文化故事:数学家戴维·希尔伯特
小学生数学文化:质数与合数儿歌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练习题
经典数学文化故事:蝴蝶效应
小学数学文化:比例与反比例(数学系列儿歌)
趣味数学文化赏析:百分数、分数应用题
2014年小学生数学文化分解质因数儿歌
数学文化:有理数加减法
数学文化小故事:“0”的来历
2014年小学生数学文化《今天星期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