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收藏
活动主题: 有效数学思考的策略研究
选择该主题的原因:
当今社会,数学思考成为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效方法。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标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列为课程四大目标,就充分表明了数学思考的重要性。
具体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总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学校、教师与学生真正对数学思考能力的重视,为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打开畅通的大门。
1、通过实验,使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
2、掌握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
3、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并推及到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二、活动准备:
1.组长准备有关数学思考的理论资料,并将此次活动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做成幻灯。
2.每个组员收集自己或其他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的例子。
3.指定两位教师各准备一节课研究课。
4.请学校数学老师、教研员听课评课或寻找名师光盘做理论提升。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理论研讨
1.研读《课标》对课堂教学中数学思考的要求。
简单讨论:数学思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哪些益处?
2.分析教材,了解学生,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点学习:有效的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1)重视数学阅读。
(2)培养选择信息的能力。
(3)掌握数学语言。
第二阶段:研究课诊断评析
1.两位教师上课,其余老师听课记录。
2.上课老师说课,主要阐述自己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方面的设计意图。
3.所有教师研讨评课,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删去低效或不可行的方式,修正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理论提升
1.全组教师应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中可行的、不可行的、高效的、低效的不同策略达成共识,初步形成一套总体的策略,由组长进行总结报告。
2.请教研员评析,进行理论提升。
3.教师们简单交流教研反思,可以有自己独到的个性化的见解。
2012苏科版八上《用计算器求平均数》ppt课件
2012苏科版八上《实数》ppt课件1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2.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ppt课件1
2012苏科版八上《数量的变化》ppt课件1
2012苏科版八上《矩形、菱形、正方形》ppt课件3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1)PPT课件附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第2课时)PPT课件附教案
2014秋苏科版数学八上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ppt课件7
2012苏科版八上《矩形、菱形、正方形》ppt课件1
2012苏科版八上《一次函数》ppt课件1
2012苏科版八上《中位数与众数》ppt课件
2012苏科版八上《设计轴对称图案》ppt课件1
2012苏科版八上《平方根》ppt课件2
2012苏科版八上《图形的旋转》ppt课件1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平方根》PPT课件附教案
2012苏科版八上《神秘的数组》ppt课件
2012苏科版八上《平方根》ppt课件
2012苏科版八上《一次函数的图象》ppt课件
2012苏科版八上《平面镶嵌》ppt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立方根》PPT课件附教案
2012苏科版八上《实数》ppt课件
2012苏科版八上《平行四边形》ppt课件1
2012苏科版八上《矩形、菱形、正方形》ppt课件
2012苏科版八上《一次函数的应用》ppt课件
2012苏科版八上《神秘的数组》ppt课件1
2012苏科版八上《矩形、菱形、正方形》ppt课件2
2012苏科版八上《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神秘的数组》PPT课件附教案
2012苏科版八上《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ppt课件
2012苏科版八上《中心对称图形》ppt复习课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