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收藏
活动主题: 有效数学思考的策略研究
选择该主题的原因:
当今社会,数学思考成为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效方法。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标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列为课程四大目标,就充分表明了数学思考的重要性。
具体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总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学校、教师与学生真正对数学思考能力的重视,为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打开畅通的大门。
1、通过实验,使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
2、掌握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
3、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并推及到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二、活动准备:
1.组长准备有关数学思考的理论资料,并将此次活动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做成幻灯。
2.每个组员收集自己或其他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的例子。
3.指定两位教师各准备一节课研究课。
4.请学校数学老师、教研员听课评课或寻找名师光盘做理论提升。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理论研讨
1.研读《课标》对课堂教学中数学思考的要求。
简单讨论:数学思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哪些益处?
2.分析教材,了解学生,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点学习:有效的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1)重视数学阅读。
(2)培养选择信息的能力。
(3)掌握数学语言。
第二阶段:研究课诊断评析
1.两位教师上课,其余老师听课记录。
2.上课老师说课,主要阐述自己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方面的设计意图。
3.所有教师研讨评课,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删去低效或不可行的方式,修正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理论提升
1.全组教师应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中可行的、不可行的、高效的、低效的不同策略达成共识,初步形成一套总体的策略,由组长进行总结报告。
2.请教研员评析,进行理论提升。
3.教师们简单交流教研反思,可以有自己独到的个性化的见解。
直接开平方法教案
第12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概率的意义”(第1课时)教学设计
因式分解法 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 全章节教案
第21章二次根式全章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教案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三课时)教案
中心对称第二课时教案
图形的旋转第二课时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表格式教案)
二次函数教案(表格式 第1课时) 人教版数学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
“圆周角”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教案人教版数学
人教版数学 二次函数教案
弧长和扇形面积教案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人教版数学
公式法 教案
中心对称教学设计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教案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4课时)教案
“图案设计”(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数学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教案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